深秋的驕陽之下。
大名府南下的軍隊,很快做出了分割。
林玨扛著旌旗和頭顱,身邊湊了大概六十餘騎,以及一百來,步兵兵卒。加一起,大概一百七八十人。
都是軍隊中的老弱病殘。
有人瞎了一隻眼。
有人斷了一條腿。
還有的身上不止一處殘缺。
更有老卒,缺了兩顆門牙,兩鬢斑白,在送死的隊伍中,卻笑得燦爛。
對麵的大軍,則神色淒哀,一個個士卒,都麵色愁苦……寒風蕭瑟中,有了幾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氛圍。
林玨騎著馬,在確定好了人數後,沒有再猶豫,隻是衝著大名府大軍士卒的隊伍,抱拳一拜。
“日月山河還在,我等先行一步,諸位,慢行,莫哭……”
說罷,林玨率先調轉馬頭,向著鄴城方向而去。
有斷了一臂的老卒,看著大名府的大軍,笑著擺了擺手。
“我等殘兵老卒,不值得諸位傷心,此前,大宋繁華之時,按大宋軍中製度,傷殘士卒,賜緡錢、藥酒,俸祿待遇如故。若五十日天內死,仍按陣亡推恩……但如今,北方沉淪,潰軍傷兵,死於荒野的,不計其數。”
“我等,能跟隨大軍,行進至此,多虧諸位同袍,情深義重!如今能慷慨赴死,也是死得其所!諸位,定要活著,抵達開封,替我等多斬幾個金人的頭顱啊!”
那老卒叫喊了一陣,隨後,就立刻轉頭,追上,由林玨帶隊,已經向著鄴城行進的那群殘軍。
大名府,大軍,隻能,默然注視……如今戰亂之下,他們想要為這些壯士,擂鼓送行,都做不到。
……
林玨帶著一百餘殘軍,一路南行。
這一百多兵卒,雖然大半都是殘疾,但是行軍速度絲毫不慢……
他們不帶輜重,瘸腿的上馬,腿腳利索的,全部不留體力的狂奔,一心一意,全力,趕赴鄴城方向。
一百七八十人,赴死的順序,甚至都已確定。
最先死的是沒有騎馬的,傷殘士卒……
他們會死在漳河河岸,為騎馬兵卒,爭取一段,縱馬奔逃的時間。
隨後赴死的,是那六十餘騎,騎馬的士卒,大名府之前,隻剩不到二百騎兵,能分出六十匹戰馬給他們,已經算是大手筆。
他們也是吸引金軍的主力,金軍被吸引後,他們會全力向西南奔逃。
大概率,或死於金人箭矢,或死於馬刀……
最後是扛著旌旗,旌旗上掛著完顏宗輔頭顱的林玨。
完顏宗輔的頭顱,才是真正能吸引金軍的主物。
當然,前提是漳河的金軍主將,能認出這顆首級……這件事,多少有些強人所難。
畢竟宋代有沒有望遠鏡……林玨總不能扛著旌旗,跑到金軍主將跟前,把旌旗舉到金軍主將前麵,讓他仔細端詳旌旗之上,懸掛的頭顱!
所以要完成引調金軍的計劃……還需要關鍵一部,能向金軍主將,傳遞軍情的——金軍探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