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令人驚駭的是。
渡河的人中,有大量披甲的士卒。
他們和穿著粗布麻衣的百姓擁堵,爭搶著渡河的橋梁還有河道。
他們手中拿著刀,有百姓和他們搶道之時,他們竟一刀砍下百姓頭顱……甚至搶走那些粗布麻衣的百姓手裡的行囊……
而金兵……
金兵竟然隻是騎著馬,在河道兩側圍堵。
遇到有人跨過了河岸,便拉弓射箭……那些金人,此刻,竟然像是在趕羊,他們想要把逃難的人群,驅趕離開河岸,可被驅趕的“羊群”……在互相廝殺。
林玨旁邊的兵卒裡,有年輕一點的士卒,滿眼的不可置信。
“怎……怎麼會這樣?鄴城軍卒……乾什麼?”
“他們手裡的弓刀,為何屠向百姓啊!”
殘兵隊列前。
老馮彆過頭,喟然一歎,不忍再看。
林玨的眼神則逐漸冰冷。
“之前聽說,大宋的軍隊,除邊軍,西軍外,大多數駐紮城邦的廂軍,作用並不是用來抵禦外敵,而是用來吸納地痞流氓、青皮無賴,消化內部的不安定分子。”
“此事,大宋建國一百八十七年來,一直如此……甚至是由宋太祖,趙匡胤親自定下……他說——凶年有叛民無叛兵,樂歲有叛兵無叛民。”
“大災之年,隻有造反的百姓,沒有造反的兵——所以,把會造反的百姓提前吸納到軍隊裡不就完了?”
“太平年歲隻有造反的兵,沒有造反的百姓——用優厚的俸祿來困住這些兵不就完了?”
“宋太祖覺得,“養兵可以利百代”——他覺得依靠這兩招,宋能延續一百代……而此事,這麼多年,竟然真的未遭質疑,就連神宗時代的王安石,都說……每募一兵,山野則少一賊。”
“但是當真如此嘛?宋廷的兵,全是“遊手無籍之徒”,連歐陽修這種一輩子就和書打交道,估計連刀都沒摸過的人都說過,開封號稱,養的八十萬禁軍,不得七八萬之用,能用的不到十分之一。”
“這是個狗屁的軍隊,就是一群小混混大本營。”
“什麼廂軍,根本就不知道是一群什麼玩意的臭雜碎。”
“真他娘的應該讓嶽將軍看看,他效忠的宋廷,是如何養兵,如何守國,可有一絲一毫真心,是真的為天下黎明百姓考慮思量。”
老馮此刻轉過頭,也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唉!這還算好的……您不知道,有些城邦的大人……掌管廂軍的,甚至把把招兵當成一項生意,每招一員,向朝廷申領兵餉一百文至三百文!”
“但發給士卒的兵餉隻要三十幾文到四五十文之間,利潤過半,而且這個士兵死了或者逃了,隻要造簿記文官還寫得出他們的名字,就照樣可以向朝廷申領兵餉報銷器仗製作費用。”
“金軍南下,各地賬麵兵卒,加起來幾十,上百萬,實際上,一小半兒都沒有……”
“可憐,那麼多將軍,儘忠報國的一片赤誠之心,隻希望以後,有大將軍,可以真的抬手補天,救救這天下黎民!”
“好漢,彆看,彆想了……這亂世,無奈之事太多。能投軍在大名府,不至於受窩囊氣,已經是我等天大的福氣。”
“是時候,讓我等赴死了……”
林玨整個人身體一僵,是他帶著這些殘軍來此赴死的。要為這樣的宋廷赴死嗎?
而老馮,此刻像是看穿了林玨的心思。
“好漢,忘了您之前說得啦,我等赴死,不是為了官家,不是為了朝廷裡的大人,是為了大名府的同袍,朝廷昏聵,文官奸佞,武將怯懦……但不是仍有嶽將軍,宗澤大將軍,張所將軍,甚至王彥將軍,還有好漢您這樣的人嘛!”
“我們啊,在這紛繁的亂世裡,隻是小人物,但是小人物,也期望能為盛世的到來出一份力,沒準呢,萬一呢,以後出來一位大將軍,真的直搗黃龍府,收拾舊山河,讓天下百姓,有好日子可以過!那我們的赴死,就有意義!為後世赴死且從容……”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