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手提著狼毫筆,在林玨的指示下,開始揮毫。
“朕除卿樞密使,厲兵秣馬十年,今複北伐,所圖者收複河山、解民倒懸而已。卿勉力好生做去,切勿為小人風言間我君臣,失卻戰機。遭所必戰,雖金牌紮子令退兵,此必奸臣矯詔,卿但置之不顧,隻是奮力向前即可。此朕所以望卿也。”
“朕知卿麾下紀律嚴肅,同行諸軍有殘良害民不聽號令之輩,卿隻依律嚴懲即可,勿多踟躕。”
“中原百姓蒙塵日久,卿當為朕仔細安撫,北地之民,無分漢夷,既居朕地,即朕子民,其有罪為惡者去之,安居服法者,務必代朕撫慰。”
“朕自知非善兵之主,不敢與太祖太宗比,但暫居江南,為卿督糧草、司轉輸而。卿母及妻,朕已命人看顧,卿勿憂。”
“待卿複中原、收幽雲,朕當還於舊都,親為卿解甲胄,宴於正殿以慰卿勞。皇太子常念卿忠義功勞,待卿凱旋,欲以卿為太子傅,切勿辭。”
“卿但用心做去,朕必不令昭烈武侯專美於前。”
“勉力!勉力!勉力!”
一篇詔書寫完。
字跡工整,言辭懇切。
林玨滿意的點了點頭。
接著下一篇……
“這一篇寫秦檜……”
“朕,受檜蒙蔽,使其據相位,不料其狼子野心,劫製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今柄臣擅國,違天逆理,專事阿黨,阻塞義理之路。而汲引庸妄,戕伐國本,以奉事仇敵,襲舊京敗亡之道……”
“今關河重地,悉為敵封;園陵暴露,不得瞻拜;宗族拘隔,不得相見;土地分裂,人民困苦,不得鳩集;冤恨之氣,外薄四海,不得伸雪……”
“自秦檜當國,陰與虜結,沿邊不宿重兵。身為宋臣,反為金人作奸細,必欲其君納幣稱臣於敵而後快,致燕雲不可複,兩宮不可返……”
“今,朕已察,檜有謀逆之心。宮中,皆有檜,藏於宮中細作,若朕有不測,必是檜,謀逆竊國!”
“秦檜之罪所以上通於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
……
又寫完一篇,林玨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樣,就算把趙構忽然暴斃這口大鍋,扣到秦檜頭上了。
臨安之變的解釋也有了。
秦檜有謀逆之心,對趙構下手,不料,趙構早有察覺,提前布置,最後兩人狗咬狗,兩敗俱傷,皆死於臨安。
這樣就可以把前線的嶽帥,徹底摘除出去。
但這還不夠。
林玨眯縫著眼睛。
“還要寫一篇《罪己詔》和“立太子”的詔書!”
“這樣趙緩才好上位。”
“朕在位失德甚多,更賴卿等掩覆……畏女直也,竄身而不恥,屈膝而無慚……宋祚之不複振,中原之不恢複,是朕之過也!當欽廟北去,社稷為墟,朕繼位入援,順人心而即大位,非不正且大也。及即位之後,本當臥薪嘗膽,思報父兄之讎……”
“卻棄淮北而中原不守,前惑於汪、黃,後製於秦檜,有武穆而不能用,有可複故都之幾而屈膝請和,失中原之罪,朕不得而辭焉……”
……
寅時末。
林玨提著趙構的斷手,思慮了半晌,覺得該寫的,能寫的,都寫完了。
有這些趙構的親筆詔書在。
他娘的,黑的都能變成白的。
接下來,無論是趙緩繼位。
還是嶽飛北伐,都有“先皇”遺詔,作為支撐。
這些奏章,要是都被公布出來,流傳後世。
趙構的評價,估計要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後世之人,沒準會說,趙構雖然昏聵過,但那都是被秦檜等奸佞蒙蔽的,他最後幡然醒悟,及時對秦檜下了狠手,不料,秦檜更狠,竟然早在宮中安插了死士。
最後帝皇於奸佞,兩敗俱傷,以命換命。
不過高宗,謀慮深遠,留下,立太子和托孤遺詔,為大宋日後中興,打下良好基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