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玨從家裡的地板上爬起。
他的眼眶微微泛紅……
這一次的穿越之旅。
好像一切的行動,都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成功了。
可他還是沒有開心。
眼神之中,隻有……悵然。
嶽飛最後,算是隱居田園,最後壽終正寢,這算好的結局嗎?
史書之上,又是如何記錄的?
如何記錄的趙構,如何描繪的趙緩,又是如何評判……自己一手規劃的臨安之變。
他回頭看了一眼窗外,燈光絢爛的城市夜景。
之後手忙腳亂的,跑向家裡的電腦。
在網上,搜索引擎裡,一條一條的搜索,自己想要的答案……
先是宋高宗……趙構……《建炎??史錄??大宋高祖皇帝本紀節選》
恭惟高宗皇帝受命中興,再造區夏,六飛南渡,駐蹕錢塘,其與前世之君篳路籃縷、以啟山林、披攘荊棘、以立朝廷者,殆無以異,其艱其勤,可謂至矣。
紹開中興,憂閔元元,力行仁政,求諸當時,未見闕失,而久陰霖雨之變,惕然自省,遽以為人怨之所致。大哉聖言,可謂深知天人相與之際矣。
紹興八年,高宗畏女直,竄身而不恥,屈膝而無慚,不可謂有聖人之氣矣。李綱之言,非不知信也;宗澤之忠,非不知任也;韓世忠、嶽飛之功,非不知賞也;吳敏、李棁、耿南仲、李邦彥主和以誤欽宗之罪,非不知貶也。而忘親釋怨,包羞喪節,乃至陳東、歐陽澈拂眾怒而駢誅於市,視李綱如仇仇,以釋金人之恨。
幸高宗幡然而悟,知己披奸佞蒙蔽,奈何臨安已失其勢,唯與奸佞,魚死網破耳……
紹興十年,臨安之變,高宗暴斃,幸留《遺詔》八封,《罪己詔》一封,《傳位詔》一封……言之死後,天下諸事,而後,皆以言正!
......
林玨此刻,看著搜索詞條下的一條條消息。
古文也好。
今人的評價也罷。
表情漸漸詭異。
好他預料的差不多。
這王八蛋,被洗白了。
尤其是他最後的那十封遺書,更是被後人,推崇備至。
甚至有史學家評價。
若沒有高宗,遺書中提及的全力支持北伐。
大宋中興,全無可能。
宋之中興,由高宗始!
林玨撓了撓頭,一時之間,不知道對此,該作何評價。
自己寫的詔書,被後世推崇成這樣,他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至少,這樣證明。
嶽飛的北伐,都已成真。
林玨坐在電腦前,思慮了片刻。
又開始搜索“臨安之變!”
這一次跳出來的詞條,更加精彩。
因為關於臨安之變,這一段的《史錄》記載的很是模糊。
隻是陰晦的提及,臨安大變,帝皇與投降一拍官吏,一日之間,皆死儘……如天懲。
而也正是因為史記的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