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之中,塵霧消散。
林末作仙人大撫掌,手掌之下,是半跪著的,毫無氣息的屍體。
他看了眼七竅流血的古一通,隨手再次用力,將其腦袋又深深拍進胸腔,見著血水飛綻,依舊沒有反應跡象,這才放下心。
彎下腰,自顧自開始搜刮其身上的東西。
其身上彆無長物,除了一枚空石戒,便隻有手中戴著的銀色拳套,其餘或許有,但在激烈的搏殺中,都被銷毀了。
此時的林末,將近六米的身軀,磐石般的肌肉上覆赤色鱗片,而色澤十分怪異,整體皮膚如都沒有般,呈現一種紅色的線條狀,勾連成詭異的紋路,身上散發的高溫,隻是稍稍停留,地上便出現了黑色的灼痕。
恐怖的氣場,站在那,方圓百米內,便鳥獸俱寂,一派安寧。
這是來自生命本質的壓製。
如同大山深處的獸王,單憑氣勢便能號令群獸,使萬獸蟄伏。
不知是是擁有青龍形態的緣故,他竟然也有了類似龍威的效果。
這樣危險的形態,即使隔了數百米,依舊是蘆子重等人心驚膽顫不已。
如此體型,如此威勢,真的是正常立命高手能夠抗衡的?
一時間,竟然呆在原地,沒有立即過來。
林末顯然沒時間在意蘆子重等人的感受。
此時他狀態有些奇怪。
地煞凶變,算是戊土靈身唯一的一道秘術。
極致燃燒血液,提升靈身的運轉速度,最終在體表凝練煞紋,短時間內,能極大增強武夫的力量,速度,以及穿透性。
而這個效果,又和使用者本身氣血程度呈正相關。
或許在此傳承體係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隻有將其修煉完成,才有資格繼續上層次功法的修行。
因為其凝練的根本算不上靈身,稱為煞身或許更合適。
修行者,除了忍受氣血的虧空,還需要抵禦體內積攢的黃玄之氣的衝腦。
即使沒有鏡子,他也知道,此時其模樣,想必不太受人喜歡,與世間主流審美不符。
不過其倒也與他比較匹配,隨著時間流逝,他本身氣血體魄便會自發成長,等到真正圓滿到一定程度,甚至能夠將此項秘術常態化,或者推演到更高層次....
心中思索著,雷光閃過,加之白霧彌漫,將他身形遮掩。
數息後,便會恢複到原本兩米出頭的正常身高,與以往並不大不同。
隻是施展地煞秘術後,身體自發會有高溫輻射,倒是導致他原本的披肩長發沒有了,變成了一個光頭。
如此一來,光看外表,還真有點像個和尚,但冷峻的目光,又沒有一絲慈悲之意,反而給人一種詭異的危險感。
他披上一件長氅,看著遠處疾步走來的一派追隨者。
持筆的蘆子重,抱劍的錢一才,還有兩個身材雄壯的大漢。
他沒記錯的話,應該叫王濤以及馬金,拳腳功夫還行。
四人都是氣血境武夫,其中蘆子重與錢一才已經氣血圓滿,準備氣機貫穿五臟,屬於氣血境巔峰。
隻不過這在尋常縣城裡,已經算頂層人物的四人,眼裡絲毫沒有睥睨傲慢,反而看向林末的眼神更多的是畏懼以及敬佩。
“大人,四架馬車有兩架在方才不小心壞了....”蘆子重上前,躬身,“如今我們是丟棄一些物資,還是....”
他眼神最為熱烈,比起其他人恐懼感更少,說話小心翼翼,仿佛怕驚擾到身前的男子。
是的,他並不害怕,以這段時間的觀察,隻要他表現出自身價值,做好分內的事,不會有什麼事。
而且,跟著林末身邊,甚至真正踏足一些世間危險恐怖之地,見識強大奇異之人的機率更大。
對他這種人來說,吸引力不小。
“用這個裝物資,輕車上路,後麵儘量加快速度。”林末將隨意地拋出一枚空的空石戒,丟給蘆子重,淡淡道。
他看了眼,不遠處,古一通已經覆蓋了一層雪的屍體。
化屍水,特製熏香,正常的流程處理。
最後用勁力使地麵翻了翻,將一切埋於塵土之下。
不過太過匆忙,終究隻能稍加掩蓋。
畢竟這方圓百米之內,滿地的瘡痍根本掩蓋不了。
隨後一行人直接急速離去,消失在重重樹影之中。
方才那人提及古重文,想必是其族裡或者宗門之人,前來報複。
雖然林末不認為短時間內,殺了小的,又殺了老的,會再來個更老的,但本著謹慎的態度,終歸沒有去賭一賭這未知的風險。
.
就在林末等人離開不久,數個身著黑衣,胸前標一鳥羽之人出現在了之前戰鬥的區域。
基本上沒費多少功夫,便找到了主戰場,畢竟作為大周風翊,他們本就是偵察方麵,情報打探的專業人士,而這現場又太過顯眼。
“有點誇張了。”
為首一人,看著麵前幾乎被鏟平,到處是地勾土壑的區域,有些震撼。
其前麵,原本應該有合抱的樹木,成群的灌叢,可通通沒了,隻是大片的空地。
“老大,有痕跡了。”
就在他驚訝之時,很快就有四處察看的隊員,發現了情況,向他招呼道。
他走進,三個黑衣人圍在古一通跪地身亡的區域,翻著土壤,不時倒入不知名的藥劑。
“土壤是重新翻開的,雖然經過二次壓實,但並未壓全,而經檢驗,也有血跡成分,不知道是誰的。”
很快,一份簡短的結論便總結出來了。
而沒過多久,又發現了幾處破爛的衣物,通過種種對照後,黑衣人們沉默了。
.
慶豐城衙門。
正在處理事務的周厚臣看完案牘之上的情報,同樣微微失神。
看了眼百廢待興的慶豐城,街上已經有些人流了,比之以往,多了幾分生氣。
他歎息一聲,大筆一勾。
很快,一份更為確切的簡報便擬定了出來,造為數份,拖延一日後,分彆往數地發去。
..........
距離慶豐千裡之外的寧陽縣。
此時的小龍山,比起之前,原本鱗次櫛比的木屋都幾乎消失了大半,換成了青石搭建的石屋,來往皆是巡邏的普世教中人。
周遭山下,甚至樹林都開辟出來,開始種植靈穀之類的作物。
遠處,不時有一車一車的物資從山外運轉而來。
若是換個地方,說是某個大家族的山中重寨也不稀奇。
看得出,普世教似乎已經打定主意紮根於寧陽,而周勝軍方,不知是實力不足,抑或上麵命令的緣故,采取了一種默許放任的綏靖政策。
山頂之處,竹林間,一處小築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