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墳地這邊,老胡早就安排好了,撿骨的是幾位70多歲的老人,都是專門做這方麵事情的,很有經驗。
金氏兄弟這1次遷墳,又稱“撿骨葬”。
很多地方都有這種殯葬的習俗,1般人正常死亡者,以薄木為棺,淺埋入土12尺,以使屍體速朽。
3、5年後(隻取單數),子孫擇日揭墳開棺,將屍骨腐肉洗淨,按坐姿置骨架於高約2尺,直徑1尺的陶製陶甕內,俗稱陶甕為"金壇",裝骨於金壇內,所以,有些地方又稱“撿骨”為"撿金"。
金壇內以朱砂灑於骨上,並書死者姓名、生卒年月,封蓋深埋於家族墓地,立墓碑即可。
撿骨時,需以被單罩於棺上,意為鬼怕光亮,防其逃遁,然後由撿骨老人將腐骨拾入瓦器內,蓋上紅紙,外麵用石灰密封埋入深土中。
金氏兄弟這1次撿骨,是為了遷墳回老家,與上述情況又有所不同,用的也不是“金壇”,而是1種很小的棺材。
魏武他們到的時候,就見兩顆墳上,都撐了1把老式的黃色油布傘,上麵還各係著1把稻草。
這和棺材上覆蓋被單的意思1樣,因鬼怕陽光,罩上1把傘,目的是讓死者的鬼魂,也跟著鑽進棺材1並帶走。
撿骨的棺材也是特製的,比普通的棺材小了很多,製作也粗糙了很多。
此外,正式撿骨的時候,死者的直係親屬是要回避的,不能看到長輩的遺骨,也就是俗話說的“見了上輩骨,下輩窮得哭”。
魏武領著1幫人,分彆給金山金河磕了頭,便離開墳地,離得遠1點燒紙,這邊讓那些老人開墳撿骨。
金丫哭得稀裡嘩啦,怎麼也不肯離開,還是魏冉把她抱走的。
燒紙1是讓死者1路有錢花,2是告知本地土地爺,請他放行,是否會給個陰魂開個通行證,就不得而知了。
金丫跪著1邊燒紙,1邊流著淚絮絮叨叨:
“爺爺,你就放心吧,威武爸爸對我很好,他們對我都很好。
我現在有了大名了,叫魏格格,就是‘格格駕到’那個格格,小名還叫金丫。
這是真媽媽以前跟我說的,說有了大名,跟威武爸爸姓,同學們就不會叫我野孩子了。
……”
小剛小柔這次沒攥著小鬆鼠,小鬆鼠今天早上壓根就沒出現在他們眼前,還在照顧著它們的師父黃毛呢。
猴閨女倒是跟來了,被金丫脅迫著,有模有樣地跪在她身邊,偶爾也會在地上撿幾張紙錢燒了,隻是眼神很不老實,不停地東張西望。
過了1個多小時,估摸著這邊的撿骨快結束了,黃毛它們還沒過來,魏武不免有些著急。
按魏武估算,這時候,黃毛應該緩過來了。
正要指派閨女回去看看,耳邊聽到了動靜,沒1會,黃毛被兩個小鬆鼠簇擁著趕來了。
黃毛徑直來到魏武身邊,也不用招呼,就跪著燒起紙來,兩隻鬆鼠有樣學樣,讓1旁的村民們嘖嘖稱奇。
就連魏冉、葉牧雲等人,也被黃毛的智商驚住了。
金丫拍了1下正在東張西望的閨女腦袋,有些恨鐵不成鋼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