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菠蘿蜜小時候?】
【哈哈哈,不知道為啥聽到這話差點笑死。】
【菠蘿蜜小時候原來長這樣啊。】
【菠蘿蜜還沒有成熟不能吃,所以還是把斑袋貂給吃了吧。】
【斑袋貂你能做個人嗎?】
【貂兄,這裡都不是人!】
因為長相的原因,直播間的網友們自然而然的把斑袋貂帶回來的果子當成了還未成熟的菠蘿蜜。
徐夏這時候卻笑了笑說道。
“你們都錯了,這玩意並不是菠蘿蜜,而是菠蘿蜜的老表,麵包樹結的果實,也叫麵包果!”
“是能吃的食物,放在火上烤烤就能吃了。”
說罷,徐夏就把幾個麵包果架在火堆上烤了起來。
據說烤熟的麵包果味道跟麵包一樣柔軟,而且酸中帶甜。
深受當地土著人的喜歡。
不過也有人說做熟之後麵包果味道跟土豆差不多。
至於到底是哪種味道,隻有等徐夏吃過才知道了。
【麵包果?這玩意也能在新幾內亞生長了?】
【大哥,這是麵包樹,不是猴麵包樹,這是兩種植物。】
【哦哦,這樣的啊,我還以為是非洲的那個猴麵包樹呢。】
【真羨慕外國人,不用勞動就能找到好吃的東西。】
【趕緊把樓上送到那裡體驗體驗生活,每天隻能吃麵包果,讓他使勁羨慕去。】
【不出一個星期他肯定會哭著喊著回來的。】
麵包樹原產地是在太平洋的幾個島嶼上。
國內也有引進種植。
不過可能是水土不服吧,國內引進的麵包果一般都是用作園林景觀的。
就像是猴麵包樹引進國內一樣,環境氣候不一樣,根本結不出果實。
所以即便是你在路上碰到了麵包樹,也不一定能夠認出來。
“今天就讓我嘗嘗味道如何。”
烤了許久之後,幾顆麵包果的外麵已經烤成炭黑了。
徐夏把它們從火堆裡扒拉出來,冷涼了一會兒後。
直接用刀把其中一個麵包果對半劈開。
頓時一陣熱氣撲麵而來,露出了裡麵白色的果肉。
雖說麵包果是菠蘿蜜的近親,但是兩者的內部結構卻是完全不同。
麵包果的果肉有點像是蘋果切開那樣,種子很小,在中間。
【這玩意白不拉嘰的,真的好吃?】
【沒吃過,不好做評價。】
【我想替徐園長嘗嘗這東西的味道了。】
【快快,徐園長趕緊替我們嘗嘗到底是什麼味道。】
【國內有沒有賣這玩意的,回頭買點嘗嘗。】
【我就是做代購的,可以幫你買點,不免費哦。】
【啥玩意?還要錢?你不知道老子喜歡吃霸王餐嗎?】
【吃霸王餐?你信不信我把你做成人肉包子啊!】
在網友們迫不及待都目光中,徐夏終於開始品嘗起了麵包果。
用刀切出一小塊,質感跟煮熟的土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