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這幾路穴道點完,上官暄雜亂無章的內力漸漸平緩下來,血脈也逐漸恢複了正常,原本賁張的血脈也凹了下去,恢複也平緩下來。
直至此時,鬼醫方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站起身來,精神一鬆,頓覺頭昏眼花,幾欲虛脫,腳步也變得搖晃不定。
青衣童子急忙上前將之扶住,輕聲道:“師父,你先休息一下,再來診斷不遲。”
誰知鬼醫不但不理青衣童子的情,反而怒斥一聲道:“你慌什麼,為師還死不了,此子所得的是百年難遇的奇症,再過幾日便是與那老匹夫的會盟之會,這次若不能將之治愈,如何能讓那老匹夫輸的心服口服。”
青衣童子跟了鬼醫數年,也知道鬼醫的脾氣,二來也知道那會盟之會,對鬼醫極為重要,當下閉口不言,將鬼醫輕輕扶道床邊坐下,用衣袖擦了擦其額頭上的汗水。
鬼醫沉默良久,複又搭上上官暄脈搏,許久,方才緩緩道:“脈象平穩,虛火下至,雖穩重有虛,但這也隻是因疲勞所致,奇經八脈稍移,穴道也隨之偏離原位,丹田中內息充盈,好似有極深的內力,可此子從未練過武功,這內力又從何而來,當真怪哉,怪哉。”
當下放下上官暄的脈搏,起身來回度了數步,暗暗思索著對策,但一時間,卻又摸不到頭緒,隻得搖了搖頭,輕輕歎了一口氣,緩緩度出門去。
眼見鬼醫便要走遠,青衣童子急忙問道:“師父,那藥還要不要繼續?”
鬼醫心頭煩悶,答道:“彆煎了,待我研究出新藥再與她吃。”
青衣童子點頭答應,看著床上奄奄一息的上官暄,暗暗的鬆了一口氣,眼中儘是憐憫與愛惜。
不久,上官暄緩緩醒來,內息平穩,終於能少許吃下些東西,體力也逐漸恢複起來,神智也隨之清醒了許多,抬眼一看,鬼醫不在,而陸無影自那日鬼醫嚴令之下,也不敢再來,伺候自己吃東西的便是那青衣童子。
因為鬼醫之故,上官暄對那青衣童子也無甚好感,冷冷的瞥了一眼,隨即冷哼一聲,便轉過頭去。
那青衣童子卻也不惱,反而微笑道:“你覺得怎樣,好些了嗎?”
上官暄瞅了她一眼,也不答話。
那青衣童子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道:“我知道你一定很恨我,可我真想幫你,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上官暄見他說得真摯,心中不由微微感動,敵意也隨之減了不少。
那青衣童子見狀,輕輕的走到床邊,撫摸著上官暄的發梢,輕輕道:“小妹妹,你放心,我雖不敢明著幫你,暗中卻一定會助你的,我比你年紀稍長,以後你就叫我哥哥吧。”
上官暄心中一酸,淚水已在眼眶中打滾,哽咽的點了點頭道:“哥哥,這裡是什麼地方?離‘石平鎮’有多遠?”她心裡一直盼望著回石平鎮去找冷夢刀,所以不經意間便問了出來。
那青衣童子緩緩道:“這裡名叫‘鷹愁峽’,因穀中地勢險要,乾山連綿,溝壑幽深,林木參天,落葉日積月累,造成腐氣,瘴氣與霧氣連在一起,長年不散,以致百鳥飛絕,萬獸絕跡,連老鷹都不敢從此處飛過,故名‘鷹愁峽’,離‘石平鎮’恐怕有上乾裡路,我和師父已經結廬在此五年了。”
上官暄‘哦’了一句,隨之以其攀談起來,兩人年紀都差不多,不多時,便已熟絡起來,兩人互通了姓名,上官暄便知這青衣童子名叫邱明止,已經跟了鬼醫八年,今年已經十五歲了。
再攀談一會,上官暄終於忍不住道:“哥哥,你能放我走嗎?”
陡聽此話,邱明止不由渾身一顫,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顫聲道:“小妹妹,我師父的手段你也知道,即使我拚了性命救你,你能逃出去,也算值得,怕隻怕,一旦不成功,又被我師父抓回來,其結果,實是不堪設想,再說此處地勢,可說處處險象環生,以你的年紀,我實是放心不下。”
上官暄想想也是,不由黯然神傷。
邱明止見狀,心中也不由微微一歎,輕輕道:“你放心,小妹妹,我一定不會讓師父加害於你,就像那‘幻魔引’,我因那枸杞藥性太強,所以悄悄把它換成了五味子,藥理雖都是差不多,但藥性卻是淡了許多。”
聽聞此話,上官暄不由心裡大是感動,要知道這換藥之事非同小可,邱明止雖說得輕描淡寫,實際上卻是冒了生命危險,當下再不提逃跑之事,轉而問道:“那日我喝了那藥之後,隻覺頭腦昏昏沉沉,如墜入一場無邊無際的惡魔之中,不知道那‘幻魔引’是如何配製的。”
邱明止見上官暄不提逃跑之事,心中放下心來,當下不疑又它,將‘幻魔引’的藥方說了一遍,隻是把那枸杞換成了五味子,又細細說了其功效。
上官暄暗暗記住,又隨意間問了許多醫書中的許多疑難問題。
邱明止剛交了新朋友,極為高興,他彆的本事沒有,但畢竟是鬼醫的關門弟子,醫術比起鬼醫雖相差甚遠,但也有相當造詣,一時間也傾囊相授。
邱明止口齒伶俐,每個病症皆是引經據典,講的淺顯易懂,上官暄又悟性極高,一時間,隻覺腦中恍然涓涓細流彙流入海,心中豁然開朗,彆有一番天地。
兩人交談甚歡,不多時,已然過了數個時辰,兩人卻沒有半點疲憊之意,反成了良師益友,惺惺相惜間,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上官暄明了藥理,終於問道:“哥哥,你可知我體內的那股內息如何而來?”
邱明止藥理搖頭道:“此點我也想不明白,不過,那股內息聚集的地方名叫丹田,之所以血脈賁張,便是你不知如何運氣,導致那股內息在筋脈間胡亂衝撞所致。”
上官暄點了點頭道:“那該如何運氣,控製這股內息呢?”
邱明止一呆,這本是練武人的大忌,但一來兩人此時已是朋友,二來邱明止對上官暄有著同情,不忍再見其受煎熬,瞅了瞅周圍,肯定無人之後,終於一咬牙,緩緩念道:“‘遙視來煉丹,弟子寅時練,七星北鬥照心胸,練功功成定成功’。”
上官暄哪會知道,邱明止念的這幾句,便是名動天下的‘探脈手’的運氣練功法門。她此時聽來,隻覺這幾句雲裡霧裡,完全不知道什麼意思,這也難怪,她從未練過武功,不知道也在所難免。
‘探脈手’源自道家,道家練氣便是煉丹。煉丹是激導人體的精氣,同時采收天、地、中氣等大自然精純元氣,通過在體內混元、提純、築丹的過程,使人體真氣與大自然元氣混元並淨化提純,在小腹腔的“丹田氣穴”或“帶脈氣穴”內凝結結“丹”,這是煉築下丹。下丹築成之後人體功能可突然增強,真氣也愈益純淨,在上丹田結築丹珠,就比較容易了。
“內丹”是一種最精微高度濃縮的“人體能場”。“內丹”對人體機能有最優的凋節作用,也是產生各種功能的基礎。
‘探脈手’由點穴,練形,靜式站樁和口訣默念幾個部分組成,通過天地人“三元合一”的方法進行修練。
行功主要以主要以“七星北鬥”手形抱胸站樁以及“抬膀旋轉”,打開湧泉和命門穴收進地氣和好氣補貫上丹,從而打開“天頂穴”,同時甩除全身的病毒氣。
“口訣默念導引”一節,則把“七星北鬥”元氣收入“膻中”穴,氣補貫大腦和五官七竅,並運行大小周天以至全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