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宗仁的命令下,張珍也很快都來到了塔兒灣,十三軍的主力也正在趕來,而八十四軍稍微追擊了一下退往徐家店的日軍第三師團主力,遇到了後者的猛烈阻擊之後,便就地駐紮了下來,不敢再前進一步。
且說,覃連芳雖然不算什麼窩囊廢,但他實際上也隻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有一定的軍事才能,有一定的血性,在被逼到絕境的時候,也能爆發出實力。
但平常隻能說是表現平平,還經常縱兵搶劫,麾下部隊軍紀堪憂。而這樣的部隊,不到生死存亡的時候,很難有戰鬥力。
辛亥革命爆發,覃連芳曾參加新軍與清兵作戰,和張珍一樣,後入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南寧講武堂見習教官、廣西省防軍連長、營長、縱隊司令。先是投入了劉震寰部任統領,隨軍駐廣州,而後又從廣州回廣西投靠李宗仁,被委為營長,縱隊司令。
在北伐大戰中,收益於擴軍,覃連芳在第七軍改編的時候,升任了副師長。1930年,桂係反蔣,他阻擊蔣軍嫡係部隊入桂有功,升任少將教導師師長。
而全麵抗日期間,覃連芳一開始任三十一軍副軍長兼一三一師師長。“徐州會戰”之後,在突破日軍包圍行動中,他率隊擔任先行,突破渦河日軍封鎖,為整個突圍部隊殺開一條血路。當年6月,就因戰功升任第十一集團軍八十四軍軍長,在湖北應城一帶打遊擊。
再往後,他又率軍參加了“武漢會戰”,在武漢失守後,覃連芳率部從應城突圍到隨縣,所以便有了如今和張珍的十三軍並肩作戰的局麵。
如今,藤田進直接率領日軍主力退到了徐家店,看樣子應該是要往馬坪,應山,廣水等地撤去,那裡是日軍出兵的對方,防備森嚴,又進可攻,退可守,是最好的選擇。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勝利的光芒下,林一凡的名字如同流星一般迅速傳遍了整個“隨棗戰場”。
他和“利刃特戰隊”的英勇事跡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不僅覃連芳等人對他感激不已,就連第五戰區軍部的其他高層,對他也都刮目相看。
與此同時,老蔣果然從重慶發來了嘉獎令,表彰了林一凡的卓越表現,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老蔣成功借此為自己塑造了一個招賢納士的好形象。
而這個消息也宛如一顆重磅炸彈,轟動了整個戰場。便是張珍軍長的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之前冷眼旁觀的十三軍高官們,現在紛紛前來表示恭賀,對林一凡畢恭畢敬。
要知道,張珍,覃連芳等人,在原本曆史上,都是有些心向重慶的。廣西畢竟太小了,窩就那麼大,這些人自然想為自己謀更大的前程。
隻不過,老蔣的嫡係也很多人,根本容不下他們。無論是覃連芳,還是張珍,在原本曆史上投入重慶之後,最終都沒有落得好下場。
會到眼前,林一凡成為了接下來大反攻的關鍵之後,重慶方麵不僅空投來了物資,老蔣還派了自己的心腹陳特派員專程前來,對林一凡進行了親自的表彰和鼓勵。
而李宗仁這個桂係的老大,也絲毫沒有避諱,甚至想要一箭雙雕。他居然派遣了張珍,這位此時遊走於各方,以多麵派著稱的人物,希望通過他的努力,能夠拉攏住林一凡,順便把他也一起拉攏了。
而戰場局勢逆轉之後,事情的發展也讓各方都充滿了期待。在一次對日軍事會議前,戰場上的氣氛雖然看似和諧,但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不同的算計和打算。
在會議休息期間,一夥人在臨時搭建的戰場指揮室內寒暄。大家開始自由交流,彼此交換意見。林一凡站在一旁,不時與人交談,笑容親切。
張珍走到林一凡身旁,笑著說道:“林教官,你這次的表現真是令人佩服,我們大家都為你感到驕傲。之前我少見多怪,李宗仁長官聽了之後,差點被我氣死了,哈哈哈。”
林一凡微笑點頭,隨即應和了幾句,然後和張珍寒暄起來,這個軍長是他要交好的人,也是真正的抗日名將。如今,局勢劇變,對方在戰場上取得的成就,一定會比原本曆史上要打。
而起,他自然知道,現在他和“利刃特戰隊”備受關注,各方都在想方設法地爭取他的投靠。張珍剛剛的話,很明顯就是表明了自己和李宗仁關係不同尋常。
正當他們交談之際,陳特派員突然走了進來。他似笑非笑地看著林一凡,故意打趣道:“林隊長,聽說您成了我們這些人中當之無愧的新星,萬眾矚目的焦點,我特地過來瞻仰一下啊!”
林一凡看到這個舊敵,依舊笑容不變,淡淡道:“陳特派員過獎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哈哈哈,勝不驕,蔣委員長說的不錯,林隊長果然是我們的驕傲!”陳特派員說著,居然上前拍了拍林一凡的肩膀,滿臉讚歎的樣子,就好像兩人的關係有多好一樣。
“謝謝特派員的誇獎。”林一凡微笑著回應,但眼中閃過一絲深沉。但他現在還不能表現得太親近,必須得再吊一吊對方,隨即便去去和張珍聊了起來。
與此同時,房間的另一側,張珍走到了林一凡身邊。他的聲音低沉地傳入林一凡的耳中。這其中既有李宗仁的問候和建議,也有林一凡繳獲的那輛坦克和五輛裝甲車的歸屬權。
畢竟,這些重要的戰利品,是要交公的,而交給誰,就算是誰的戰利品,這也是一個大問題。如今,覃連芳和張珍,都在爭取。
林一凡微微一笑,他知道,這場爭奪才剛剛開始。他的選擇將會影響到整個戰局的走向。此刻,他的內心平靜如水,他將在這場博弈中,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陳特派員看著兩人在小聲嘀咕什麼,隻是笑了笑,他並不急著知道,似乎是在等待著什麼,指揮室的氛圍漸漸變得微妙起來,大家仿佛都在等待一場不可避免的對決。
會議重新開始,眾人回到了會議室。會議的議題涉及到了接下來的作戰計劃,但實際上,每個人的注意力都不約而同地轉移到了林一凡身上。
會議進行得如火如荼,眾人紛紛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和計劃。林一凡也不例外,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智慧,提出了一個深思熟慮的作戰方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