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北濱長江,南倚廬山,東臨鄱湖,地勢險要,素有“江西北大門”之稱,曆代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明清時期,這裡還是江西,甚至湖廣的物資彙聚地,江西的大米,茶葉,瓷器,還有木材,都會彙聚於此,然後運輸到江南。
1938年,波田支隊主力乘裝甲汽艇40餘艘,溯江而上,憑借其軍火優勢,衝過了國民政府軍層層江防封鎖線,先後攻克了彭澤和湖口,九江自此淪陷。
而九江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還不僅表現在其地理位置上。在之後不久,日寇便在九江建立起了軍事基地,不久後成立偽江西省政府,省會就駐紮在九江,還在九江成立了一個戰地宣傳分社,負責中國各個戰場的新聞,由這個分社轉送各地進行宣傳,然而送到日本本土,在日本國內媒體上刊登發表。
日寇除了大量的軍事攻占中國領土外,還派出一大批隨軍記者來到中國,這些像狗仔隊一樣的記者,在各戰場及中國淪陷區進行采訪,把日軍的戰況及日軍占領地的消息,傳到日本國內的媒體,這是日寇侵華時的新聞戰。
此時,日本的三大主流媒體《朝日新聞》、《讀賣新聞》和《每日新聞》,都隸屬軍部統轄,日本軍部對在中國作戰的新聞有硬性規定,把侵略戰爭的新聞都要報道成所謂“神聖事業”。
這個時期,相比起工業高低日軍,農業國的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嚴重低劣,全憑保衛家國的一腔熱血,以血肉之軀頑強抗敵,前期戰況日軍傷亡極其慘重。
然而,這階段出現在日本國內的新聞報導卻是:日軍節節勝利,尤其是占領南京和武漢等城市的報道,更是占據三大媒體的頭版頭條,特大新聞,使日本國內更是群魔亂舞,十分狂熱,即使是凶訊噩耗,也寫的情緒激蕩,就好像侵略者是中國一樣。
那些日本的隨軍記者都是被洗過腦的狂熱軍國主義分子,他們依靠兩機(無線電機+飛機),把日本侵略軍在中國戰場的所謂“聖戰”“親善”之類,及時反饋到國內。
但這些記者采寫的所有稿件,都先用無線電機將新聞稿拍發至九江戰地分社,任何一線記者均不得將稿件直接發至上海或東京,他們發送的第一站必須是江西九江戰地分社。九江戰地分社主要對稿件進行篩選作用,經九江轉出的新聞稿,都會在日本國內發表。
日寇的這個九江戰地宣傳分社,表麵上是隸屬於軍部管轄,但實際上所有部門都得為他們開綠燈,當時軍國主義的日本,最先進的通訊設備提供給新聞單位,配備有飛機和武裝力量都進保護,讓他們采集更多的新聞,便於記者快捷到各大戰場。
同時,一些地方的偽政權,對這戰地宣傳分社也格外關照,當時,偽江西省省長鄧祖禹還為這專門下達指示,要向九江戰地分社提供全部必須的生活物資供應,保證財政經費的撥款,將傀儡政權的奴性彰顯得淋漓儘致。
在日寇侵華時,隨軍記者們記錄了許多日軍的“戰績”,同時也記錄了侵略者們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戰爭罪狀。
後來,在日寇侵略軍在中國正式宣布投降後,在懲治戰犯的時候,有不少的罪證,就是通過這些新聞照片來取證的。
不過,這個臭名昭著的所謂“九江戰地宣傳分社”設在九江城內,而且有重兵把守,崗村寧次即使是從各處搜刮了兵馬,但唯獨這裡,是沒動動的,此時的“九江戰地宣傳分社”,依舊戒備森嚴。
如果不是時間來不及了,林一凡一定會想辦法去把它給炸了,而他現在並不計劃進城,他要的是江邊的那個日本海軍基地。
九江作為江防要地,日本海軍自然也在這裡部署了相當數量的水麵兵力和艦艇,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近代軍艦有,那些從江西百姓手中搜刮來的漁船。
不過,因為崗村寧次的抽調,此時基地內的駐軍大概隻有一個中隊左右的日軍和三四百人的偽軍,偽軍們主要分成一支支小隊,每一小隊由兩個日本兵領著擔任巡邏任務,基地內的各個防禦火力點都是清一色的日本兵把持著。
此時基地內大概停靠有二十多艘大大小小的各型內河炮艇和巡邏艇和許多被日軍強征的民船,這其中最為顯眼的就是725噸的內河炮艦“安宅”號,它是250噸的“鳥羽”號的三倍之大,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小山。
“安宅”號為日本專為中國長江和沿海水域執行任務設計的航海炮艦,原名“勿來”,後覺得此名寓意無禮而改名“安宅”,1923年8月12日在日本橫濱船塢竣工。
先後服役於日本海軍第一遣支艦隊,第三艦隊,支那方麵艦隊和揚子江部隊,並因局勢和任務要求的變化曆經數次改裝,武器裝備有日製三年式76毫米高平兩用炮2門,九三式13毫米雙聯裝機槍3座,九二式7.7毫米機槍4挺。
林一凡看到它時,不動聲色地微微笑了一下,“安宅”號就是他新的目標,其實根據情報所知,九江海軍基地內還有一艘更大的“宇治”號航海炮艦,隻可惜被派出去執行任務了。
這些炮艇雖然在這個時代來看,已經不值一提,更算不上什麼主戰武器,但在中國,卻完全不同,根本就是大殺器一樣的存在。
林一凡在匆匆趕來的一個日軍中隊長的陪同下接收了那批物資,有三萬發的步槍子彈,一萬發機槍子彈,兩百枚手雷和三箱炸藥,還有十六桶汽油,不僅可以補充臨時“海軍”在航行過程中的損耗,到時還能支援一部分湘北前線。
然後,林一凡表現出了對“安宅”號很是青睞的樣子,提出了想上去看一看。作為操著流利地道京都口音的男人,時時刻刻透露著自己的家世顯赫,又一番軟硬兼施的拿捏之後,那個日軍的中隊長,哪裡還頂得住啊?
而九江駐地的日軍中隊長在交談中知道了麵前這位中尉軍官居然是來自東京,畢業於日本海軍大學校,被海軍司令部派到第三艦隊曆練,以為升任要職積累履曆的大人物之後,態度當即轉變。
畢竟,在此時的日本,對於家世顯赫,前途一片光明的大家族之子,沒有人能做到不巴結。麵對中尉閣下的要求,這個中隊長自然是非常殷勤的。
日軍中隊長一邊領著林一凡等人往“安宅”號上走,一邊殷勤地介紹著這艘航海炮艇:“中尉閣下您看,‘安宅’號的動力係統有兩座三缸三漲式蒸汽機,兩座口號艦本式煤油混燒……”
林一凡一邊假裝認真地聽著,時不時還點點頭表態,一邊迅速掃過“安宅”號上的日軍防禦點,腦中迅速閃過行動計劃。
等這個中隊長一路領著他們進到進到船艙,林一凡看準時機,突然一把扼住了他的脖頸,中隊長下意識驚恐地掙動了起來,林一凡拔出了彆在腰間的匕首槍,一刀紮進了對方胸口的位置,尖銳的刀鋒插入心臟,隨即狠狠地一擰,把日本人的心臟攪成了一團爛肉。
在林一凡動手的同時,徐小五等人完全被給其他日軍士兵反應的機會,猛地端槍扣動扳機,“噠噠噠”的衝鋒槍聲驟然響起,船艙內日本兵的胸前被子彈打開了花,哀嚎著倒在血泊之中。
林一凡闖進了炮艇的火炮台,直接從背後一槍一個的打穿了艙內日軍火炮手們的腦袋,然後下令手下特戰隊員們立刻控製“安宅”號上的所有火炮機槍,“鳥羽”號配合發動攻勢,隨著命令的下達,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隨即拉開了序幕。
“轟轟轟!轟轟轟!”
“安宅”號上的兩門76毫米的高平兩用炮宛如怒龍般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數發炮彈飛出炮膛,火光閃動間,水花四濺,一道道煙柱騰空而起,林一凡率先瞄準的就是停靠在“安宅”號周邊的其他日軍艦船。
在艦炮發射升騰起來的濃密煙霧中,日軍停泊在江麵上的不少小炮艦在劇烈的爆炸聲中瞬間解體。巨大的爆炸力震動著空氣,碎片和殘骸在爆炸的餘波中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