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後,湯恩伯又讓人報道他因慰問受傷官兵而悲傷得吃不下飯的情景,而當戰鬥又打響時,他早已經遠遠地離開了他“最關心”的戰士們,前線在拚死衝殺,奮戰到底,後方的湯恩伯卻罔故實情,將不實的情況讓新聞記者大肆宣傳上報。
其中湯恩伯告訴著名記者範長江,第五二九團團長羅芳珪在前線與日軍浴血奮戰,全團包括羅團長在內全部壯烈犧牲了。範長江於是將這個情況寫成特大新聞發布,立刻引起了矚目,湯恩伯率部血戰,手下團長與所部官兵悉數陣亡的震撼消息立刻讓無數國人落淚、振奮。
但是幾天之後,羅芳珪在前線得知了自己和全團陣亡的死訊,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於是出麵進行了澄清。範長江因此背上了捏造虛假新聞的罪名,他憤怒地去找湯恩伯理論,湯恩伯卻心虛地避而不見,這事傳開之後,也成了一樁人儘皆知的“醜聞”。
湯恩伯雖然很生氣,但他還是忍住了,不然就是在老蔣麵前耍心機,但白崇禧顯然看不得他們之間這麼“平和”,隨即語氣涼涼地開口道:
“林總長的本事之大,我也是有所耳聞的,也相信他不是那種為了功勞而吹噓戰績的人。”
不僅如此,白崇禧頓了頓之後,還似無意似有意地看了湯恩伯和薛嶽一眼,繼續說道:林總長打仗是這樣的……”
他用手從裡到外畫圓圈,越畫越大,然後又說,“而其他人打仗是這樣的。”
然後他又用手從外向裡畫圓圈,越畫越小,說道:“所以,林總長能在短時間內收複安慶,甚至是安徽全省,我都不覺得意外。”
白崇禧這話表麵上聽著是在力挺林一凡,實則更是在暗搓搓的把湯恩伯和薛嶽兩人的能力都給貶低了,尤其是現在薛嶽久攻不下武漢,不得不說,白崇禧這人是真的小心眼,自從上次長沙會戰之後,已經完全記恨上薛嶽了,一有機會就要擺對方一道才罷休。
“我薛某人再怎麼說也打出了萬家嶺大捷,揚威內外,你有啥?是淞滬會戰嗎?就是你白某人胡亂更改進攻方案,葬送了數萬桂軍將士的性命,甚至之後還想在守長沙時坑老子一吧,真以為老子是你這個酒囊飯袋啊!”薛嶽毫不留情地反唇相譏。
這完全屬於人身攻擊了,白崇禧當即變了臉色,跳腳道:“沒有淞滬會戰的慘烈傷亡,怎麼可能讓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成為笑話,哪還有你薛某人的什麼萬家嶺大捷?”
薛嶽聞言也跳了腳,又對白崇禧的“空間時間,小勝大勝論”指指點點,並冷嘲熱諷道:“著眼點是‘抗’與‘戰’兩個字,必須要時時與敵人保持接觸,處處消耗敵人,這樣才能做到長期抗戰。如果隻是向後撤退,放棄空間,那根本就談不到抗戰了。”
不僅如此,湯恩伯也不滿地看著薛嶽和白崇禧,但他很快也陷入了和眾人的爭吵之中。薛嶽被指責膽小,白崇禧被說小氣,這些批評在老蔣麵前來回飛揚,讓整個辦公室看起來根本就像是混混窩一樣。
而眼看三人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誰,空氣中的火藥味越來越濃烈,當慣了和事佬的陳誠看著這一切,乾笑了兩聲,嘗試著緩和局勢,和聲細氣地開口道:
"大家冷靜一點,林一凡的勝利是好消息。我們現在要關心的是如何處理接下來的局勢,而不是爭論彼此。"
湯恩伯看到陳誠都發話了,也努力平息局勢,但不斷升級的爭執讓這個辦公室內的氣氛越發緊張。老蔣坐在那裡,神情複雜,他對林一凡的勝利感到欣喜的同時,也不喜歡將領們之間的內訌。
這種相互爭論的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直到薛嶽和白崇禧之間的言辭激烈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其實,對於他們這些手下十幾萬人的大將來說,一旦涉及個人攻擊,局勢已經失去了控製。
老蔣坐在他的辦公室裡,聽著手下這些將領們之間的爭吵,他忍不住怒火中燒。
"蠢材!"老蔣猛地站起來,抓住桌子的邊緣,他的眼睛狠狠地盯著那些爭吵的將領,"你們怎麼回事?國家有危難,我還以為你們能團結一心,卻在這裡互相攻擊!"
將領們都沉默了下來,他們都明白老蔣的不滿,一個個低下頭來,不敢再說一句。
"閉嘴,都給我閉嘴!"老蔣最終發火了,他的聲音如雷霆般在房間裡回蕩。他站起來,目光掃視著爭吵不休的將領們。
"我們的敵人是日本軍隊,而不是我們自己!"老蔣的語氣堅決,林一凡越勝利,他看著自己手下的這些所謂統帥們,就越生氣,可這些家夥還在為了一己私利,在這裡爭吵,簡直令人不齒:
"娘希匹,林一凡的勝利是我們的勝利。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我們要團結一心,共同麵對接下來的挑戰。如果你們做不到,我不介意把那些故意搗亂的家夥,一個個調查出來,不管是誰,都彆怪老子不客氣!"
老蔣的訓斥終於平息了爭吵,會議室內重新恢複了安靜。每個將領都低下頭,不再說話,他們聽到這樣的話,哪裡還不明白老蔣的警告是認真的。
這個時候,門突然被推開,國民政府陣前參謀總部的參謀走了進來,帶來了安慶和合肥等地的情報。
參謀將日軍的情況彙報給了眾人。很快,空軍偵察的情報也陸續傳來,確認了日軍在合肥等地的兵力已經大大減少。而參謀進來詳細彙報,讓之前懷疑的軍官們不得不麵對現實。
"安慶城戰況慘烈,日軍損失慘重,城內城外都是硝煙,血肉模糊,"參謀的語氣莊重,"日軍的防線已經真的崩潰,林一凡他們已經取得了勝利。"
與此同時,林一凡那邊,合肥的情況也有了更新。他似乎早就察覺到武漢這邊的混亂和質疑一般,提供了最新的情報以穩定局勢。
"委員長,將軍,關於合肥的情況,"參謀急匆匆地向薛嶽彙報,"我們的試探部隊在城外已經擊潰了敵軍,敵方士兵已經開始潰退回城內。"
隨後,一位來自空軍偵察的參謀也匆忙彙報,"將軍,根據空軍的偵察,皖南的日軍兵力已經嚴重削弱,日軍損失慘重,我們的部隊正在迅速取得優勢。"
那些之前質疑的軍官們突然被打了臉。老蔣靠在桌子上,心情複雜地看著這些家夥,剛剛他們還吵得熱火朝天。
"這下你們都聽到了吧,"老蔣的聲音冷酷,"林一凡已經取得勝利,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發起反攻。"
將領們被老蔣的決定震驚了,但麵對這一係列的情報,他們不得不接受了現實。這不再是時間爭吵和內部矛盾的時候,而是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
這番報告讓質疑聲再次沉寂,老蔣趁勢發話,"傳我的軍令,武漢反攻戰立即發起總攻,我們不可再耽擱,時間已經不多了。"
老蔣的命令如同一道號角,激勵著眾將前赴後繼,準備投入戰鬥,這些人的憤怒和猶豫被緊急的任務取代,他們都知道現在是團結一心,共同對抗日寇的時候,同時,這也是爭取最後的勝利,搶奪軍功的時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