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南麵城牆外的曠野上,國軍的喊殺聲接連響起,第三十七軍和桂軍第十六軍主力部隊迅速衝出,負責奪取城牆的是第三十七軍的一個師。
他們順利奪取城牆之後,另外的部隊便會通過架起的雲梯,迅速進入城中,控製主要的街道,完成對城內日軍的切割包圍,各個擊破。
與此同時,在薛嶽的指揮下,第七十九軍在城外的另外兩個師也將緊隨其後,迅速入城,然後分彆沿著城牆和街道肅清城中分散成小股的日軍散兵。
通過城門投送兵力確實是最快捷的方式,但幾個城門都已經被日軍拚死堵住,國軍隻能是借著雲梯進城,這也使得他們幾乎無法攜帶任何重型武器。
一聲聲劇烈的轟天巨響不僅僅是炸塌了水洞之上的城牆,便是架在珠江和護城河之上的壕橋都有不少被震掉了。
不僅如此,一些停在珠江南岸的小艦艇,原本就被城頭上日軍的火炮打得偏離了位置,再被那麼一震,直接就歪歪扭扭地蕩進了河中。
當然,這一切早就在參謀部的反複推演之中被預料到了,停留在珠江北岸和護城河以南地區的國軍士兵根據一早便做好的預案。
在各級軍官帶領下,迅速展開行動,將倒下的壕橋重新架起,特彆是受到影響最大的水洞方向,那裡的大半壕橋都已經被震倒。
第三十七軍一零四師很快接近珠江南岸,這裡的壕橋在他們抵達的時候,都已經被重新調整。薛嶽,林一凡帶來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在戰場上的反應相當之快。
不過,因為城牆垮塌處煙塵的擴散,前方的視線並不好,七八十十米,甚至三四十米的距離更是讓過橋的國軍不時有人摔進江中,後麵的人不得不小心翼翼,推進也因此變得頗為緩慢。
大約一刻鐘之後,第一支國軍兵馬順利通過護城河上的壕橋,出現在了城牆下。這裡的視野更是一言難儘,整個城牆垮塌處完全被籠罩在了煙塵之中,國軍一時之間不要說展開攀爬行動了,就是眼睛都難以睜開。
不過,國軍如此,城牆上的日軍更是如此。雙方都處於同一戰場,惡劣的戰場環境使得兩邊都難以發揮戰鬥力。
原本駐守在這段城牆上的日軍士兵並不多,在爆炸發生的時候,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砸死之後,然後全部在城牆垮塌的時候被碎石磚土掩埋了。
而其他地方的日軍此時也還來不及支援,雙方都在等著這些煙塵散開,視野變好之後再行動。至於那些偽軍,此時雖然還沒有潰散,但遠比日軍更亂,可以發揮一定的協防作用,但不大。
城牆下的國軍士兵越聚越多,負責奪取城牆的軍官大喊著招呼手下,士兵開始在城牆下列隊,他們把槍口對準了左右兩邊的城牆段。
而每一個班剩下的戰兵則是排成了一個個縱隊,最前麵的幾個士兵已經站在了垮塌的石塊土堆邊上,隨時可以向上攀爬。
一陣山風吹過之後,垮塌處原本遲遲還未散去的煙塵很快就消散了大半,中日雙方的視野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城牆上開始有此起彼伏的槍聲響起。
很快,城牆上幾乎盲射的日軍立馬就遭到了牆下國軍士兵的猛烈反擊。數百名士兵接連齊射了三輪之後,城頭上除了接連傳出的十幾聲慘叫哀嚎,便再無任何反應,原本零星射出的子彈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指揮前線攻城的第三十七軍的陳軍長見狀,當即下令,嚴陣以待的前線士兵們隨即沿著垮塌的城牆向上攀爬。
他們緊緊握著手中的步槍,把手雷被彆在腰間,奮不顧身地向上攀爬,隻要成功上去了,日軍在城牆上建立的防線也就不堪一擊了。
不過,等到他們爬上城頭的時候,日軍的反擊也隨之到來,這些日軍士兵剛剛意識到了國軍的火力十分迅猛之後,便主動選擇了“被動挨打”,為的就是現在的突然襲擊。
衝在最前麵的幾個國軍士兵猝不及防,慘叫著從牆頭滾了下來,但他們後麵緊隨而至的戰友卻毫無畏懼,繼續上衝,手中的武器也同時攻擊。
局勢到了如今的地步,這些小鬼子的負隅頑抗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垂死掙紮罷了。攻下廣州城在國軍士兵們看起來,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城頭上的日軍抵抗得頗為激烈,他們沒有任何退路,一旦城牆被國軍攻破,他們便隻有死路一條。
但國軍連戰連勝,士氣高昂,此時也越戰越勇,根本不可阻擋。雙方都不斷有人倒下,然後滾落到垮塌的城牆碎石堆邊上,屍體慢慢堆積,如同不斷長高的小山包。
日軍在城牆上還是占有很大優勢的,他們依仗著城牆的掩護和居高臨下的高度優勢,不斷朝著雲梯上和剛剛攀上城牆的國軍射擊,他們的槍口不停地噴出火舌,將攀爬的國軍士兵們擊落。
不少國軍士兵隻要爬上牆頭,便會有十幾支黑洞洞的槍口就對準他們,下一刻便噴出凶猛的槍焰,根本躲閃不及,就會被數顆子彈擊斃,從城牆邊緣摔了下去,還會砸到後麵跟上的戰友們。
徐小五此時已經帶著手下的部隊來到了城下列隊,他們主要是負責巷戰的,並不參與這場奪取城牆的戰鬥,他們聽著城牆處傳來的喊殺慘叫聲,麵色平靜,似乎是早已經習慣了戰場的殘酷。
日軍做了充足的準備,城頭上到處堆積著守城用的武器和材料。阻擊衝鋒國軍的不僅僅是槍炮子彈,還有滾落的檑木和大塊石頭,第三十七軍負責進攻的第一個師很快因為巨大的損失退了下來。
陳軍長見狀,當即下令原本對著牆頭射擊的機槍手朝著城牆垮塌的地方掃射,而隨軍運來的六門山炮此時也已經架好,在機槍掃射之後,又正對著城頭同時轟了三輪。
城頭上濃重的滾滾煙塵中隨即發出了一陣慘叫,十幾具麵目全非的日軍屍體在槍炮聲翻滾而下,還有大量的破碎石塊和槍支殘骸從上麵掉了下來。
無論哪個時代,除非是城中的守軍極少,又或者是根本就沒有守城經驗,甚至於說是攻城的一方有什麼秘密通道和內應,或者真的就是武器碾壓,不然攻打戒備森嚴的堅城完全就是困難重重,想要迅速破城,隻能用人命堆出來的,也隻能用人命來堆。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國軍當前的這種傷亡在這個時代正經的攻城戰中根本還不算什麼。畢竟,守城的幾乾日軍士兵在國軍的火力壓製下,傷亡不小,反擊能力已經被大大削弱。
響徹天地的衝殺喊叫聲響起,第二個師的國軍士兵們從各個方向湧來,前赴後繼,大喊著往城牆上衝去,牆頭上日軍的反擊也隨之迎麵而來,雙方依舊在這塊狹窄的垮塌城牆上交換著死亡。
隨著廣州城南麵,東西兩側的日軍被城牆下開始了佯攻的國軍其他兵馬死死牽製,能派來阻擊國軍登城戰兵的日軍士兵並不多。在這場生死交換中,阻擊日軍因為缺少支援,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逐漸在白刃戰中落入了下風,很快就有國軍戰兵衝上了城牆。
不僅如此,隨著彌漫的煙塵逐漸消散,視野變得清晰,日軍的虛實也徹底暴露無疑,而失去了城頭居高臨下的地利之後,損失慘重的日偽軍們都再也抵擋不住國軍源源不斷地進攻,開始朝著兩邊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