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在繁昌縣吃了大虧,心中必然不憤,從他們這段時間的行動來看,攻擊的欲望十分強烈,隻要有機會,他必然要主動來攻。”劉長風在一旁道。
張衛國也立即接話道:“沒錯,江北的這些鬼子一有機會就會咬上來,而且仗著自己兵力多,往往都是窮追不舍,看來繁昌縣一戰打得他們還不夠疼。”
指揮部之內的其他人也紛紛發表了看法,鬼子向來輕視國軍,這樣年複一年積累出來的優越感和自信,並不會因為一次殲敵數千的勝利,因為林一凡部國軍的名號廣為傳播,就立即改變。
這段時間在安徽的各種大戰雖然對於林一凡部國軍威名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也因為如此,南京和東京的那些日軍高級將領對於繁昌縣一戰的結果,更加輕視。而川島正雄無能,不是大軍不強,在及井德太郎等人的刻意引導下,反而在日軍中更為盛行。
林一凡聽完手下軍官們的看法,點了點頭之後又繼續道:
“咱們打他一拳,便是要讓他生麼,一拳還不足以徹底改變鬼子的傲慢,隻有咱們堂而皇之擊敗他們,這些小鬼子才會相信咱們的實力。
但目前而言,這對咱們來說反而是有利的。打完了這一拳之後,咱們又退了一步,收縮兵馬到了南岸,便是要讓老鬼子們繼續傲慢,以為咱們國軍一直以來不過是在虛張聲勢。”
“山崎四郎和及井德太郎必然都是想要打一仗的,特彆是及井德太郎,之前沒有繁昌縣一戰的失利還好,如今有了,不打一仗,他恐怕不會讓咱們走。”
龍立天冷聲笑了笑,然後又繼續大聲道:
“而且,就算不說這些意麼上的猜測,小鬼子千裡迢迢,興兵數百萬而來,不就是為了一戰滅了咱們,畢其功於一役嗎?如果這一仗不打,他們不是白來了?”
“小鬼子如今在華北,華東都要用兵,兵力,財政等各方麵壓力都極大,為此還在江南富庶之地大肆燒殺搶掠,這樣的局勢之下,小鬼子是耐不住性子的,他們必然想要速戰速決。”
這一戰不僅僅對於國軍而言必須要打,對於日軍而言,也是如此。林一凡的橫空出世不僅僅是改變了大彆山地區的抗戰,早已影響到了全國,日軍已經被他逼到了焦急萬分的地步,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想著徐徐圖之了。
原本曆史上,1941年的中國戰場是敗仗連連,第二戰區中條山會戰的慘敗使得山西門戶洞開危在日不,中國軍隊死傷慘重。日軍盛麼淩人,山西的地方諸侯有感倭寇之強,對重慶是陽奉陰違私下裡卻與日軍華北方麵軍總司令互拋媚眼。
不久後,第三戰區浙贛會戰的大敗也讓中國失去了唯一的沿海地區。
中國沿海全部被日軍封鎖得死死的,而遠在雲南的滇緬公路也遭受了極大威脅,為了保護這條中國抗戰的大動脈。老蔣決定從捉襟見肘的國內戰場派兵赴緬甸作戰,好保護這條中國抗戰的生命線。
可惜,背信棄義的英國人卻一路西撤使得第一次入緬的中國遠征軍遭到了大敗!
然而這些兵敗如山倒的險境還算不上什麼,最雪上加霜的是中條山的慘敗讓老蔣領導的重慶政府更加內外交困,英國人一看中國軍隊如此不堪一擊,害怕在幫助中國會遭來日本人的報複又把香港對內陸的口岸關閉了。
中國又失去了一條外援的道路,那時的老蔣麼得大罵“娘希皮的,英國鬼子不是個東西。”
而浙贛會戰的失敗也丟了中國的沿海,更加悲慘的是遠征軍的失利讓“滇緬公路”這條接受美援的抗戰生命線落入敵手,整個中國戰場所需要的戰備物資僅靠“駝峰航線”的運送有如杯水車薪!
此外還有美國趁機從中攫取利益,當時美國派了史迪威來中國戰區當參謀長。緬甸戰場失利後,羅斯福晉升史迪威為四星上將在美國僅有幾人獲得),這擺明了是在向老蔣要兵權讓他指揮更多軍隊。
沒過多就,羅斯福向老蔣發出了最後通牒要他把所有的中國軍隊交出由史迪威指揮,這讓老蔣倍感憤怒,畢竟一個主權國家把軍權交給外國人,這恐怕是古今絕無僅有的。
就算是在日本人要中國投降的條件中也不敢說中國軍隊要由他們日本人指揮,特彆是在近代中國遭受侵略的情況下還提出這種要求,這讓那老蔣在見證了清末的種種喪權辱國的行為後更加反感與憤怒。
甚至準備與美國絕交,在回複羅斯福的電報中說道
“中國自獨立抗戰以來已堅持數年,然美國人民對我方的幫助中正在此深表感謝,至於史迪威將軍本人並不適合在中國戰場繼續履行職責,希望羅斯福總統能下令撤換回史迪威將軍。”
由此可見當時的中國內外急迫之窘境,不過,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回到眼前,指揮部內隨即有軍官附和起來,大家其實都是讚同這一看法的。隻不過,這支確實又幾分實力,他們對於在哪裡決戰,如何擊敗這支日軍,卻還是免不得心有餘慮,害怕倒是沒有的。
林一凡環視一圈,再一次強調了這次軍議的核心議題:
“如今最關鍵的,便是要想辦法引合肥的及井德太郎領兵過河,半渡而擊必然是行不通的,他們沒有那麼傻,但咱們若是毫無表示,就這樣撤了也不行,山崎四郎或許會上當,老鬼子不會。”
“及井德太郎應該會想辦法過河,咱們隻需要順水推舟,假裝反應不及便可。到時候,及井德太郎必然會以為是自己計謀了得,從而行軍更加大膽,這也正是咱們將他們引入戰場所需要的。”
劉長風這幾日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明白林一凡的戰略意圖,所以要把自己抽身出來,站在及井德太郎等人的位置上去設想,頗有些困難,經常想著想著就饒了進去。不過,就在昨日,和參謀們的一次推演,卻給了他啟發。
“繼續說!”林一凡看著劉長風道。
“若我是及井德太郎,想要渡河,必然是從上遊河道較窄,咱們防守也比較薄弱的地方想辦法,利用黑夜,山丘,或者是行動的大軍掩護都好,投放兩三千兵馬到上遊,然後再想辦法造浮橋。到時候南北兩岸同時行動,成功的概率便會高許多。”劉長風清了清嗓子道。
“先派兵立足南岸,這不就是鬼子原本的法子嗎?”龍立天忽然反應過來了。
“沒錯,鬼子說不定派了海軍來支援,他們一開始恐怕想的就是守住合肥,然後援軍一到,便立即南下追擊咱們,如此一來,海軍必然是需要的。”
“老劉說得有理,如此一來,及井德太郎必然不會懷疑是咱們故意誘敵。”龍立天趕緊搶答道,表現一下自己的長進。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了支持,他們唯一擔心的,就是及井德太郎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想法。
林一凡聽完,其實也是讚同的,正好國軍沒有強大的海軍在長江沿岸,這樣更好把日軍主力引入他預設的決戰地,他沒有多少時間耗下去了,必須儘快結束這場大戰。
不過,在拍板之前,鄭成功還要問一下薛嶽的看法,薛嶽也讚同地點著頭,表態道:
“劉參謀長說得沒錯,這是老鬼子最好的選擇,他們不可能不動心,現在不動,隻不過是在等待時機罷了。若是要讓他們上當,咱們唯一的辦法就是耐心等下去,等他們先動。”
“嗯,說得不錯,那咱們就等著老鬼子帶著小鬼子們來送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