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雖然在福建取得了大勝,但浙江的戰略意義並沒有因此被削弱,反而是進一步增強了。
對於日軍而言,失去了福建之後,浙江一旦有失,那西南和東南兩大抗日基地就連成了一片,整個局勢都會因此逆轉。
所以,素來謹慎的畑俊六才會同意投入了那麼大的力量,在東南一地雲集數萬大軍,目的就是要把國軍趕出福建,然後再從容收複兩廣,到時候無論是進軍雲貴,平定西南,還是南北夾擊華中,都是他們說了算。
“另外,參謀總部要加緊抽調兵力,能戰的兵力都立即組織起來。”
劉長風得令,隨即又彙報了新海軍南下的事情,然後才離開了作戰會議室,而他前腳剛走,朱國睿後腳就來了,說的還是經濟建設方麵的事務。
由於多年的戰爭對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經濟體係被割裂,生產力水平低下,資金短缺,發展停滯,收複安徽之後,經濟亟待恢複與重建。
畢竟戰爭打的就是武器裝備、軍事指揮、士兵作戰能力等等,這些從深層次分析,戰爭打的是經濟實力。
戰場上雙方真刀真槍地拚殺,其實背後都是經濟實力的較量。
當年日本想要向美國宣戰,很多清醒的日本人卻堅決反對,包括後來指揮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
他們反對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和美國的經濟實力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美國當時的經濟實力完勝日本。日本可以靠偷襲等軍事手段取得一時的勝利,但是長期下來,日本必將慘敗。
所以說,戰爭不僅是敵對雙方軍事力量的拚殺,同時也是經濟實力的較量。正確的經濟戰略和雄厚的物質基礎,是取得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其實,為了在整個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為了穩定經濟也作了不少的努力,比如建立戰時經濟體製。
所謂戰時經濟體製,指的是戰爭狀態下由政府全麵控製和乾預國民經濟體製與運行機製、經濟部門、經濟政策及經濟活動的總稱。
在這種體製下,社會經濟活動以優先保障戰爭需要為主要目標。
1938年3月,國民政府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抗戰建國綱領》,規定“經濟建設應以軍事為中心,同時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本此目的,以實行計劃經濟,獎勵海內外人民投資,擴大戰時生產”。
在戰時經濟體製下,國民政府出台了大量措施,比如調整經濟機構,裁撤或新建一些部門等。實行戰時經濟體製,可以快速增加稅收,加速軍工生產,但是也會導致通貨膨脹,人民生活水平降低。
並且,由於沿海地區城鄉相繼陷落,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關稅、鹽稅、統稅三大稅收和其他稅收都大幅度下降。為了能夠充分協調國家財政,增加財政收入,金融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政策。
老蔣下令建立了中、中、交、農四大銀行聯合總辦事處,由他自己親自出任主席,以強化國家對戰時金融財政政策的把控。
不僅如此,老蔣還下令改革稅收製度,修改關稅稅率,統製外彙管理,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穩定了民國經濟。
最聲名大噪的還有工廠內遷,內遷除了工廠之外,名聲更大的是高校內遷,最著名的是北大、清華、南開三所高校內遷後組成西南聯大,名噪一時。
在日本不斷擴大侵略麵前,建設一個可靠的後方基地,成為堅持抗戰以奪取最後勝利的重大戰略措施。
為了能夠實現長期抗日“持久戰”的目標,早在1934年1月,國民政府第四屆四zhong全會就作出決議,確定了以國防為中心的西南、西北腹地經濟建設的方針。在沿海各省淪陷前夕,由於各方麵的強烈呼籲,國民政府實行了大規模的工業西遷活動。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江西、河北、山西、河南、廣東等省市,都有一批工廠西遷湖南、廣西、四川、陝西等西南、西北地區。
這些內遷的企業裡,有民營工業,也有國營廠礦。這些工業的內遷,保存了中國的一部分經濟財富,也促進了西南、西北地區經濟的開發和發展,有利於實行持久抗戰。
國民政府還實行統製政策,政府在財政部下麵設立了貿易委員會,對一些大宗商品的貿易實行統一管製,這些商品都是出口貿易的重要商品,比如桐油、豬鬃、茶葉、生絲、羊毛等。
此外,政府還直接掌握鎢、銻、錫、鉍、鉬、汞等與國防有密切關係的特種礦品的生產與出口。對於一些生活必需品,則實行專賣製度,例如鹽、糖、茶、酒、火柴、卷煙等,實際上就是由國家進行壟斷。
另外,國民政府還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為了發展農業生產,國民政府采取措施,改良農業生產技術,籌設難民墾殖,擴大耕地麵積,推進農田水利建設。
這些措施,雖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糧食的緊張狀況,但政府卻收集到大量糧食,然後統籌調劑使用,從而保證了軍糧供應和民用糧食的調配,有利於充實財力,穩定糧食市場,也使國庫收入免遭貨幣貶值的損失。
換言之,正是這些經濟措施,對於持久抗日,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但是,國民政府的各項措施的弱點和局限性都太大了,效果並沒有很明顯,而林一凡就是要改變這一局麵,穩定的進行經濟建設,增加收入,無論是當前,還是未來。
.
“副隊,這鬼子也沒啥異常啊,這都十多天了,也沒見哨兵增多,北麵沿江的糧道上也沒有多餘的運糧隊,而且都是往西麵去的,咋看著鬼子都不像要來打寧德的樣子呢?”
東江北岸,烏石鎮西北方向的山坡密林邊緣,李大福已經連續盯了十日,此時不僅蓬頭垢麵,眼睛中的血絲更是看著就嚇人。
不過,他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心中動搖,日軍在這一塊區域活動了整整三年,此時不需要偵察也知道浙南的大體情況。
白崇禧部桂軍在浙南發起攻勢的同時,飛虎特戰隊也已經完成了在福建北麵的部署,還和日軍哨兵交上了手。
不過,為了避免引起懷疑,飛虎特戰隊十分克製,隻是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建立了五個偵察的前沿陣地,日軍不出動大批哨兵的情況下,無法驅逐他們。
浙南的這支日軍實力自然是相當強悍的,李大福也不敢掉以輕心。
他很清楚,以日軍當前的實力,如果老鬼子願意,那國軍很難在東江沿岸的堠台以東活動。但問題就在於此,對方不僅沒有加強哨兵,甚至還暗暗減弱了,外緊內鬆,讓人捉摸不透。
李大福此時當然也收到了寧德發來的密報,日軍正在大舉進攻福州,出動的兵力在三萬左右,閩江內河新海軍無法乾擾,成為了日軍最暢通便捷的糧道,這使得後者的兵力調動,戰事進展都異常順利。
“再等,參謀總部既然算準了鬼子會來,鬼子十有八九就會來。”李大福深深吸了口氣,眼睛緊緊盯著南麵的平野,這麼多天的等待,他的心性也不免受到了一些影響:
“三天之後,如果等不到鬼子,咱們就再去探一探,摸一摸他們的底。”
“是,副隊!”
不過,李大福話音剛落,就突然發現了麵前的平野上有異動,好像是一些黑點在跳動,他趕緊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緊繃著黑臉頓時咧開了嘴,哼哼笑了起來。
而他手下的其他人見狀,那裡還能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一個個飛快地背起行軍背包,準備按計劃行動。
“那麼大的煙塵,鬼子的前鋒至少十幾輛摩托車!”李大福說罷,一麵放下遠鏡,一麵道:
“老子就說參謀總部那些家夥不會算錯,老鬼子果然還是要來的。想要搞突襲?先過了老子們地雷這一關再說,看你們這些狗日的以後還敢不敢跑大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