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提出最後兩點要求,其實並非為了私欲。
安全是出於‘如果不這麼做,克萊爾會心懷愧疚’的好心,才會額外提出兩點要求。
這樣,等她將秘書送來時,心底的愧疚也該消失了。
一名好的秘書,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兼備賞心悅目這四個字的標準。
整天對著個200多斤的黑人大媽,心情能好起來才叫奇怪。
下午,李振宇去了趟ins。
係統測試結果穩定,推廣和運營方麵也放出消息。
如今,關於‘照片牆’這一全新社交平台即將上線的消息,正在圈內小範圍傳播。
也就是說,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
渠道上自然是以移動端為主,在喬幫主舉辦那場轟動全球的發布會以後,智能移動端這一全新市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後續所有研發與方向,都在朝著這一方向前進。
ins作為剛成立的新公司,自然不會將目標鎖定在pc端口上。
移動智能,才是互聯網的未來。
這點,不需要李振宇特意強調……
“這個給你。”
李振宇將一份新的策劃書,放在盧容麵前。
“這是什麼?”
盧容說著翻開頁麵,看到裡麵的內容。
snapchat,新版本加入閃照功能……
還沒看完整個計劃書,盧容就意識到這項功能對ins有何等意義。
加入這一具有可玩性、兼具隱私性的功能,將會使ins的價值成倍增長。
李振宇這趟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給她送這份策劃書。
讓ins兼並‘閱後即焚’功能,在自身領域進一步壟斷時間。
最終,是與臉書平分天下,還是分個‘生死。’
李振宇也拿不定主意,可他知道在寰宇資本的整合下,推特+ins加入閱後即焚功能)這對孿生子,所能占據的市場份額絕不會弱於臉書。
小紮的ab股,外層架構強製授權)的經驗,同樣可以套在推特和ins上。
確保經營權,是每一位創始人在融資期間最想做的事。
隻是,並不是每間公司都叫臉書,擁有像它一般可怕的增長度,令本該是爸爸的投資人甘願放低姿態,將對方視為真正的合作夥伴。
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創始人追在金主爸爸後麵,隻求他多看自己一眼賞倆甜棗勉強求生。
想要成為第二個‘臉書,’推特是沒希望了。
明明隻比臉書晚發展兩年,聲勢上卻是輸了對方好幾個檔位。
想要讓投資人接受苛刻的股權限製,難度稍微有點大。
李振宇對它的安排是,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有人能接受條件,就上車。
不願意,出門左轉,上彆家看看,這兒沒您什麼事了。
ins則不一樣,彆看它如今還沒上線。
潛在商業價值,遠比推特要高出很多,盈利點也更廣泛。
最重要的是,ins的可玩及互動性,用戶粘度是三家平台裡比例最高的。
即將上線的ins隻要能夠保證這一點,融資過程絕不會比臉書差多少。
不過,和臉書不同的是。
推特和ins如今,背後都站著同一個老板。
而他最不缺的就是現金,所以兩家公司的融資條件隻會比臉書更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