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盧城。
神機營炮轟城門與城頭。
灰蒙蒙的硝煙,瞬間從雲盧城四麵八方湧起,將雲盧城席卷其中。
“殺!殺!殺!”
......
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席卷城中。
四麵城門同時發動總攻。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閔國軍的反抗並不激烈。
當大夏聯軍衝到城中時,好一些閔國將士已經將武器盔甲丟到麵前,跪在地上請降。
除閔國將士外,閔國百姓更甚是走上街頭相迎。
“恭迎洵太子入城!恭迎大夏聯軍入城!”
“恭迎洵太子入城!恭迎大夏聯軍入城!”
“恭迎洵太子入城!恭迎大夏聯軍入城!”
......
街道兩側的軍民們,望著衝入城內的聯軍將士,眼眸中非但沒有恐懼,反而有幾分熾熱。
在他們眼中,大夏聯軍就真的跟救世主一般。
葉洵一行人策馬於主街之上,在大夏聯軍將領的護衛下,直奔王宮。
葉洵看向街道兩側的軍民,不禁感慨,還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他還以為攻下雲盧城會費一番手腳。
沒想到百姓們竟如此配合。
他估摸著,若是閔國國王再不投降,城內軍民都要起義了。
不過他顯然已等不及,隻能破城而入。
“洵兄,事實證明,名聲往往比火炮還要好用,我還是第一次見,異國百姓這麼對待侵略者的。”
俞風看著街道兩側的閔國軍民,聽著他們的呼聲,都不由驚歎。
葉洵能做到這一步,實屬不易。
葉洵淡然一笑,“現如今這個情況,我們大抵是不能算侵略者的,我們屬於解救天下萬民的正義之師。”
“嶺南百姓受晉國這麼多年壓迫,肯定希望過上好日子,本宮對於百姓,應該還算真誠。”
俞風都不禁笑了起來,“豈止是真誠?我感覺現在諸國對百姓的態度有所轉變,全都得益於你洵太子的功勞。”
“諸國若是再不尋求轉變,今後恭迎洵太子入城的就不單單是嶺南百姓了。”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並不容易。
葉洵知道這麼多年,自己付出了多少,擁有多強的壓倒性優勢,才慢慢走到了這一步。
而且,他始終相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老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國家也就安寧了。
這就是葉洵的治國之道,能得到天下民心,這個國家就亂不了。
當然,前提是國家要有足夠的生產力,保證百姓吃得飽,住得暖,可以抵禦各種自然災害。
不然一場大旱,一個小冰河期,也會令一個國家陷入動蕩。
這也是葉洵大力發展農業的原因。
吃飽了肚子才有力氣乾活,肚子都吃不飽,談理想有個屁用,談人生價值更是純屬扯淡。
進雲盧城後。
大夏聯軍隻遇到了零星抵抗。
大部分閔國軍都選擇了繳械投降。
一直殺到王宮前,大軍才停下腳步。
樊盛策馬至葉洵身旁,“太子爺,王宮城門緊閉,有一個閔國將軍有話要跟您說。”
葉洵冷哼,眼眸一寒,“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跟本宮談?本宮是他們想談,想談就能談的?”
“將大炮拉上,直接轟開城門,反坑者格殺勿論。”
葉洵說著,策馬向王宮城門而去。
俞風豎起大拇指,“洵兄霸氣,對付這幫雜碎,手段就得狠著點,他們總以為我們好欺負。”
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