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老老實實的和張溫交代了眼下的軍情,將目前兩軍態勢如何告訴了張溫,劉備也在一邊旁聽。
目前的局勢是皇甫嵩想要向涼州方向驅逐叛軍,但是叛軍很堅韌,皇甫嵩多次進攻,與叛軍互有勝負,始終無法達成目標,雙方一度陷入拉鋸戰,從汧縣到美陽縣,都是雙方的戰區。
之前皇甫嵩一度將戰線推到了渝麋縣的位置,奈何叛軍來了援兵,皇甫嵩猝不及防,失敗了,隻能收縮防線,加上後來朝廷換帥,皇甫嵩沒有了戰鬥意誌,勉強把戰線控製在了美陽一線。
其他地區的城池大部分還在東漢官員手中,叛軍未能攻取城池,但是戰線的確是被推到了美陽附近,多數地區的城池也隻能自保,無法支援大軍。
目前在美陽附近的叛軍是北宮伯玉、李文侯所部,另有邊章、韓遂所部在後方,隨時可能前來美陽支援,其兵馬數量恐怕不在漢軍數量之下,雙方勢均力敵,十分難搞。
“叛軍哪裡來的那麼多兵馬?難道羌人全都加入了叛軍嗎?”
張溫得知目前的情況之後,表情很不好,感到局勢十分棘手。
皇甫嵩反正已經無所謂了,倒也不覺得緊張,甚至細細想想,還有幾分幸災樂禍。
“加入叛亂的羌人絕對不少,羌人本來就對朝廷不滿,不過也有不少涼州本地人加入叛亂,想來也是對朝廷頗為不滿,這一戰,實在是不好打,張將軍慎重啊。”
張溫隻能沉重的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
皇甫嵩很快就帶著自己的本部人馬離開了。
這一波回去之後,皇甫嵩估計是要賦閒一段時間了,大的問題不會有,小的問題少不了。
報複他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劉備沒有繼續關注皇甫嵩,他把精力放到了目前的戰局中來。
中平二年的八月底,張溫第一次派兵出擊,目標是把戰線推回到雍縣一帶,把叛軍趕出關中平原,並且進入汧水上遊河穀地區,爭取奪取這一塊區域。
張溫這一波的戰略規劃不可謂不遠大,不過劉備覺得他很難達成目標,而且從一開始,漢軍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張溫是宦官集團的一員,董卓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袁氏故吏的身份而感到驕傲,於是對宦官集團的張溫表示不屑,張溫召開軍事會議的時候,董卓姍姍來遲,還對張溫多有言語冒犯。
張溫很生氣,斥責董卓,董卓毫不畏懼,仗著袁隗作為後盾,對張溫冷嘲熱諷,場麵一度很難看。
最後還是劉備看不下去了,站出來打圓場。
“諸君都是國家棟梁,都是為國家效力的人,眼下強敵就在眼前,諸君卻要內訌,自古以來,我還沒見到能夠一邊內訌一邊打敗敵人的軍隊,所謂上下同欲者勝,如今,吾等都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擊潰叛軍,拜將封侯,難道不是嗎?”
以劉備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和巨大的聲望,站出來打圓場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直到此時此刻,張溫才發現劉備在這支軍隊裡麵的意義並沒有他一開始所想的那麼多餘。
至少董卓是願意給劉備一個麵子的。
劉備站出來說話,董卓就收斂了脾氣,沒有繼續對張溫冷嘲熱諷。
很顯然,劉備起到了一個彌合雙方矛盾的作用。
張溫的性格並不太強勢,董卓的性格又是那種粗野強勢的,沒有劉備站出來打圓場,他們兩人的相處會很難。
幸好,局麵得到了控製,張溫得以以主帥的身份頒布命令,對董卓、周慎以及他本部的軍隊做了一係列的安排。
輪到劉備的時候,張溫希望劉備率領他的本部軍隊作為中軍,和他待在一起,實質上充當一個保護張溫的護衛隊的工作,非必要情況下不上戰場展開衝鋒。
劉備知道張溫的想法,無非是擔心自己的安全,但是劉備不喜歡這樣,他需要戰功,戰功的獲得不是呆在主帥身邊就能實現的。
於是劉備向張溫請求將他的本部列入作戰序列當中,理由也非常充分,因為他曾經在河北作戰中身先士卒,取得過數次實打實的戰功,他不是個單純的儒生,他同樣是個戰將。
張溫依舊心懷憂慮。
“玄德,居於大軍之中保護主帥,難道不是同樣重要的一件事情嗎?如果你真的有建功立業之心,這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