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直接便宜了劉備。
其他的金銀珠玉骨製品皮毛製品之類的,更是多得數不勝數。
和置鍵落羅的部落一樣,劉備從繳獲的物品中發現了數量極大的金銀銅玉材質的精美手工藝品,明顯來自漢帝國,就是不知道是賞賜還是交易還是繳獲之類的。
其中有不少看上去都是有年頭的,擱眼下都能算是古董,價值恐怕不菲。
從這一點上來說,宴荔遊的部落明顯比置鍵落羅的部落更加富裕、強大,真要讓他們齊裝滿員的展開軍事鬥爭,劉備預計起碼要兩萬以上的兵力才能打敗他們,獲得這樣的戰果。
但是這一次,確實運氣不錯。
帶著滿滿的繳獲,劉備十分高興的宣布班師,把宴荔遊所部的一切生活痕跡全部摧毀焚燒之後,又將這一輪所殺的鮮卑人的腦袋築城京觀,留下石碑,以炫耀武力。
隨後,劉備大軍便大搖大擺的從宴荔遊的部落所在地向南返回涼州,留在草原上的便是兩座京觀,兩座石碑。
或許是京觀的震懾效果非常強悍,一路上,被俘獲的鮮卑人饑一頓飽一頓,沒什麼像樣的東西可以吃,卻沒幾個人敢於逃跑,有幾個敢於逃跑的被漢軍捉回來,當著眾人的麵斬首,曝屍荒野,以為震懾。
鮮卑人畏懼強者,不敢反抗,跪地臣服。
中平四年六月二十九日,劉備率軍順著張掖屬國和張掖居延屬國進入漢境,接著又抵達敦煌郡,再從敦煌郡出發向漢陽郡前進。
他這樣特意繞遠路的目的是走完河西走廊的幾個郡和屬國,讓這些不是他的人所控製的地方的官民目睹大軍的軍威和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頭的戰爭俘獲,以此宣示自己的勇武,奠定自己在涼州人心中無可置疑的強悍與權威。
對於禮製意識淡薄、弱肉強食觀念濃厚的涼州人來說,這樣做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張掖屬國和張掖居延屬國的都尉及以下官員拜見劉備的時候,都不敢抬頭直視劉備,沿途民眾都用敬畏的眼神看著威風凜凜的劉備策馬前行。
劉備騎在馬上,都尉率領屬官站立路旁拜見,長身行禮。
敦煌太守、酒泉太守、張掖太守和他們的屬官都是一樣的態度。
得知劉備大軍凱旋,早早準備牛酒用以犒軍,全都出城三十裡迎接,也不敢直視劉備,隻敢低著頭聽他的訓示,唯唯諾諾,以示恭順。
劉備維持著威嚴肅穆的表情,不下馬,擺足了姿態。
張掖太守甚至願意為劉備牽馬。
為迎接劉備凱旋進入郡治,他牽著劉備的馬步行三裡路,走的一身大汗,官服都汗透了,仍然不敢停下腳步。
到城池門口的時候,地位低下的奉迎小吏甚至不敢站著,膝行向前恭迎劉備的抵達。
大戰獲勝以後,劉備在涼州的威勢已然到了這個地步。
於是劉備不僅成功收拾了涼州以北大草原上的鮮卑禍患,還成功對河西走廊地區的三個郡兩個屬國建立了極強的權威,自此,涼州再也沒有敢於違背劉備政令的官吏存在。
涼州人也深深感受到了劉備的強悍,視之為涼州第一猛男,對劉備尊崇,乃至於崇拜,以劉備為涼州的絕對主宰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