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二人說話之間,一包黑火藥從天而降,飛速的跌落在朱王二人不遠處的人群裡。瞬間,巨大的爆炸聲震耳欲聾。不幸被黑火藥擊中的兵士則完全變成了碎片,旁邊的兵士則因為身上衣服著火,痛苦的掙紮著,儘管有旁邊的兵士那水桶裡的水滅火,但是仍然痛苦萬分的呻吟著。
“來人,即可送去救治。”朱溫看到黑火藥爆炸的慘狀,內心也極為震撼。但是,顯然自己的兵士此刻需要的鬥誌,因此,將手上的兵士送往治療的地方,才能進一步安撫軍心。
朱溫其實治軍的時候,還建立了一個製度,就是“跋隊斬”,在戰爭中,如果將領陣亡,他麾下的士卒也要全部斬首。,因此士卒常常會因為將領陣亡而被迫投降或者聚集在山林川澤之中做土匪,後來逐步成為州縣的黑惡勢力。或許有人會問,朱溫是如何識彆士卒是陣亡將領的麾下呢?這個就是朱溫的發明了,他將士卒的臉上紋身刺字,記錄所在部隊的軍號,這樣督軍就能快速識彆逃跑的士卒,將其抓捕送回所屬。所以,如今一些小年輕崇尚的紋身傳統就是源於朱溫的陋習。隻是不知道那些紋身的靚仔知道了這個紋身陋習的來源後會作何感想呢?
幸好被黑火藥擊中的是普通士卒,一眾人等見狀也長舒了一口氣。
然而眾人還來不及慶幸,耳邊就忽聽喊殺聲四起,整個城牆上充滿了刀劍相擊的刺耳聲響,原來,趁著唐軍發愣的功夫,大齊軍的將士已經躍上城牆,揮舞長刀短劍對著唐軍就是一陣猛砍。
“來人,砍了這幫賊子。”朱溫果然也是異常驍勇,知道剛才的爆炸發愣的功夫,自己給了大齊軍機會。於是也毫不含糊的帶著部屬和大齊軍在城牆上展開了肉搏戰。
隨著攀上城牆的大齊軍士卒越來越多,抵抗的唐軍被砍殺得血流成河。
“王將軍,謝謝你能及時還行我重新回歸大唐。今番我就舍命救你性命,我朱全忠以性命保證,一定對得住皇上賜予的全忠二字。”朱溫此時自然是知道城牆將破,心中也不自悲哀。
“王將軍,你即可去刺史府邸,救我夫人離開,全忠就此彆過,來生再見。”朱溫此時英雄末路,心中隻想自己的夫人張惠。
“全忠,我怎可以看著你去送死,我們一起離開吧。”王重榮眼見大勢已去,大齊軍已經徹底控製了城牆,城牆上和大齊軍殊死拚殺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
“轟轟轟”就在二人爭執不下的時候,剛才還在奮力砍殺唐軍的大齊軍人群中瞬間傳來了爆炸聲。之間人群中的大齊軍士卒也被炸得血肉橫飛。
“朱將軍,王將軍。我們是來接應你們的,張夫人已經安全轉移了。”來人居然是一名身穿紅衣的蒙麵女子。
“俠女何許人也?竟然敢在亂軍之中搭救我等性命。”朱溫心中也甚是好奇。
“大人不必言謝,我等也是奉命行事。”女子沒有絲毫的畏懼。她身後的女子拉過彎弓,利箭飛速的向大齊軍飛射過去。因為利箭密集,不少大齊軍兵卒中箭倒地,痛苦的抽蓄。
“來人,殺了這個妖女。”領頭的大齊軍將領張誠怒吼道。本來自己的軍隊經過激戰,已經打敗了堅守的大半年的大齊叛將朱溫,自己也準備活捉朱溫交給皇帝黃巢剝皮的,不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給他們顏色看看。”紅衣女子團在利箭狂射之後,趁著大齊軍慌亂的時刻,閃避兩旁。身後赫然是背負著手榴彈的猛士。隻見這些猛士,揮舞手榴彈,掄圓了臂膀,拉開了引信,狠狠的將手榴彈砸向了大齊軍的人群。
劇烈的爆炸聲伴隨著彌漫整個城牆的白煙,待煙消雲散之後,張誠才發現紅衣女子團和黑衣猛士以及他們的攻伐目標朱溫和王重榮已經不見了蹤影。
不過,雖然沒有活捉朱溫和王重榮,但是攻占了同州城樓,這也是對峙大半年來的豐功偉績。
“全忠感激俠女的救命之恩。”朱溫躬身施禮道。此時的朱溫剛剛從生死邊緣逃脫出來,自然是對救命的紅衣女子五體投地。
“朱將軍,請勿多禮。”紅衣女子拱手回應道。
“敢問姑娘芳名,今後全忠東山再起之日,定將報答今日救命之恩。”朱溫朗聲說道。
“朱將軍,我乃大唐監察禦史何玉嬌,今番受壽王殿下之命前來同州,,本欲協助將軍固守城池,等待華州李克用和潼關李可舉、劉仁恭的支援,以反包圍的戰法圍殲崔謬、王蹯叛軍。”何玉嬌也絲毫沒有客氣。她的使命本來是來聯絡朱溫和王重榮,讓他們配合朝廷大軍的反包圍戰略,在同州徹底消滅崔謬、王蹯的囂張氣焰。
沒想到,這次崔謬、王蹯居然破壺沉舟,居然攻上了同州的城樓。自己倒是歪打正著久了朱溫和王重榮的性命。
“何大人,請代我向壽王殿下致以最高的致敬。全忠今日汗顏,作戰不力,居然丟失了同州城牆。同州淪落叛軍之手,全忠願意接受朝廷的任何處罰。”朱溫心中自然知道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但是這台階卻是必須給朝廷的。
“朱將軍嚴重了,皇上和壽王殿下素來知曉朱將軍英勇善戰,今番失利確實和大齊軍突然增兵有關係。據斥候回報,攻打同州的大齊軍已經增加到了六萬多人,比之前預料的六千餘人,整整擴大了十成。”何玉嬌作為最高監察使,自然善於察言觀色,朱溫的一個個表情被她瞬間捕捉。這朱溫正如殿下的預料,一旦有機會,就會成為殿下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
不過此時的朱溫還是大唐的高級將領,手中的軍隊也有好幾萬,隻有徹底收複他的人心,才能為大唐的統一和再次複興起來做準備。畢竟戰役是一個方麵,作為當權者,必須要有格局,有大局意識。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