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這樣評價襄陽:“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u)也。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襄陽除了有峴山和漢江兩道天然屏障,還有堅實的城牆和寬廣的護城河,當然,更少不了重兵防守。曆來被譽為兵家必爭之地。
郭崇韜帶著李克舉和劉仁恭進逼襄陽的消息在大軍初動的時候就已經傳到了駐紮在襄陽的山南東道節度使孟非和監軍使古那裡。
襄陽城。山南東道節度使府邸。
“諸位,今番召集大家前來,主要是因為我們得到可靠消息,暴唐的壽王李傑在同州之戰獲勝之後,已經得到暴唐皇帝的命令,率軍圍攻我大齊京城長安。”孟非作為節度使,作為山南東道節度使,率先作了一個開場白。
借鑒曆史經驗,李唐皇室自唐初就形成了以關中、巴蜀、荊襄三地為戰略核心地帶以保障政權安全的地緣安全體係。山南道所領秦巴山地、荊襄地區,既是核心地帶之一,又是關中的南部門戶及巴蜀的前大門,在安全體係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為了掌控山南地區,唐皇室從轄區設置、兵力配置等方麵采取了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
山南東道屬開元十五道之一,治所在襄州今湖北襄陽)。唐天寶中置南陽節度,治鄧州,至德中移治襄州,曰山南東道,即山南道舊治也,領荊、襄、鄧、唐、隨、郢、複、均、房、峽、歸、夔、萬等州,位置在秦嶺以南,長江以北,相當於今湖北長江以北、河南西南部及重慶東部之地。
“孟大人,如果暴唐軍隊圍攻長安,我等是否應該馳援京城?”樊城府尹張奎躬身作揖道。他本來就是孟楷一手提拔起來的,如今老上級的兒子來到了這襄陽擔任這山南東道節度使,他自然要給孟非頂起。
“張大人,本帥也有此意啊,畢竟長安是我大齊的京城,是我大齊皇帝居住的地方。”孟非一副上位者的做派,官氣十足一般。
“不過,如今還有一個消息,對我山南東道馳援長安卻身為不妙!”古突然插話道。
“哦,楊大人倒是說說有什麼要事會對我山南東道馳援京城長安不妙?”孟非自然知道,隻是這個消息必須由古來發布。
“諸位將軍,諸位大人,暴唐的壽王在占據同州之後,任命崔謬為新任同州刺史後已經率軍奔赴長安,帶著楊複光、王重榮等圍攻長安。不僅如此,暴唐皇帝還下旨要李傑派人來攻打我山南東道。”古作為監軍本身是不參與軍隊的重大部署那些的,但是這次和孟非合作不一樣。孟非上麵有背景,自己作為大唐投奔到大齊的,有的隻有背影罷了。
“唐賊如此大膽,我等就應該趁唐軍從同州千裡奔襲略微疲憊的時候主動攻擊唐軍,並將這次的戰果作為我大齊軍隊不可戰勝的標杆。”鄧州刺史胡為中站起來大聲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