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是在先前,把殿下說的那些東西理解之後,整合起來,然後對蒸汽機按照殿下說的方式,進行了一番改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都是太孫殿下教的呀。
臣子負責把殿下的吩咐,具體實施到位,這難道不是臣子應該做的事情嗎。
朱英也是懵逼了。
他講述了個啥?
他確實是講述了蒸汽機,不過是按照自己後世淺薄的一些理解,七零八碎的說了個似是而非。
什麼熱氣散失,保溫,氣缸的往複式活塞運動。
然後帶動齒輪。
然後說了下氣閥這些。
總而言之就是石炭燃燒後,把水燒開,去對蒸汽保溫,那些管道也要保溫,這樣才能讓蒸汽的力度最大化,減少蒸汽的熱氣散失。
憑借著這些七零八碎的講述,黃觀就把蒸汽機,給造出來了?
還理論上能夠驅動鐵甲船航行?
還實際上可能不到十天?
朱英此刻都有些不敢相信。
“郭忠,備龍輦,出發科研司!”
朱英這次等不及了,直接龍輦開路。
很快,龍輦直接到了乾清宮的門口,朱英從乾清宮後門直接進去。
這個時候的老爺子,正在華蓋殿批量奏章,從禮製上來說,朱元璋沒在的時候,他這個太孫無法私自進入乾清宮。
隻不過爺孫倆,好像從來都沒在乎過這些。
乾清宮的宦官宮女們見到太孫闖入,也沒有絲毫的意外,恭敬行禮。
“走,上來啊。”朱英幾步上了龍輦,對黃觀催促道。
“這...臣不可上。”
這可是龍輦,他黃觀如何能上,上去豈不是僭越嗎。
“廢什麼話,趕緊的。”朱英沒好氣的說道。
黃觀見此,也隻能強著膽子上了。
“你真的把蒸汽機給造出來了?”
上了龍輦,朱英的心情也平複了下來,對黃觀再三確認道。
黃觀也沒想到太孫如此重視,回道:“如果是殿下說的那種,當是已經造出來了。”
朱英轉頭對前麵駕車的侍衛吩咐道:“再快點,通知禁衛開道,我要立即到科研司。”
駕車的侍衛當即大喝:“太孫令旨,禁衛開道,前往科研司!”
隨著侍衛的大喊,遠處的侍衛也高聲傳遞。
聲音自然是比馬車快的。
那奉天門的值守,遠遠看到龍輦過來,快速的打開城門,而後大喊傳遞太孫令旨。
在午門的左右,是隨時都有緹騎準備的。
聽著喊聲,侍衛當即上馬,為龍輦開道。
科研司在城郊軍營旁。
因此朱英要過去的話,最快當然是走正陽大道。
正陽大道發展到現在,跟從前最開始時已經有了很大變化。
三十丈總共被分為三條道。
中間的叫做禦道。
顧名思義就是皇帝行走的地方。
其寬度以中線劃分,總計六丈,地麵鋪設石磚。
除開六百裡,八百裡加急,亦或是皇權特許,其他人走上禦道,那就是大不敬之罪。
再就是禁衛道。
這條道隻有一丈五尺寬,負責值守的禁衛巡邏行走。
其中關鍵的作用是保護禦道。
在禁衛道外側,有著一排排石柱,用大紅色麻繩連接,但凡逾越,就享受一趟牢獄之災。
再外就是車馬道了,各寬三丈,貨物運輸就是走這條道上。
剩下的就是民行道,左右各寬七丈五尺。
民行道內側靠近車馬道的地方,同樣是有石柱連接,這是為了防止百姓被車馬誤撞。
實際上這很難,因為即便是車馬道,入了正陽門,那也是限速行駛,在正陽大道上飆車,可是違法行為,少說牢裡都要待上數月。
所以百姓是不可能越過車馬道,禁衛道,而去到禦道上。
如果有這樣的人,那就不是無意,而是故意在挑釁皇權的威嚴。
自從正陽大道建立以來,至目前還未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當然,這也跟禁衛道上十二個時辰都有人把守的緣故。
南京有不夜城的說法,是以禁衛道上的禁衛同樣是三班倒。
每班四個時辰,也就是後世八小時。
從承天門前的正陽廣場到正陽門下,總計有三裡地,自然不可能中間完全斷開。
因此朱英設下十字路口。
每過三百米,由禁衛負責,有兩丈寬的道路留給百姓穿行。
這就跟後世的紅綠燈一個意思,隻是這裡由人工充當紅綠燈。
“傳令,禁嚴!”
在朱英還沒有出來前,一聲聲大喝聲不斷響起。
正陽大道實行戒嚴,按照規矩,車馬道上的車輛都要被禁止行駛,原地等待。
傳令官都是大嗓門,嗓門不大,也乾不了這個事情。
原本行走的百姓們也停了下來,下意識的看向承天門的方向。
熱鬨沸騰的正陽大道兩側,此刻突然變得安靜起來,行人們哪怕是說話的時候,都是輕聲附耳,似乎在害怕擔心驚擾。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突然就戒嚴了,難道是有什麼大事發生嗎?”
許多外來商人,百姓,有些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隻能是向旁邊的人小聲詢問。
畢竟大多數時候,很少會發生戒嚴的情況。
一般的皇室成員也沒有資格走禦道,而朱元璋和朱英爺孫倆出宮,正常情況下都是便服出行,而非大張旗鼓。
“噓,禁聲,禦道戒嚴,自然隻有陛下或太孫出行才會。”
懂的百姓說了一聲,便就對承天門那翹首以盼。
這時,在正陽廣場附近的百姓看到,承天門正門緩緩打開。
首先出現的是一排排緹騎,這是負責護衛的禁衛騎兵。
而後一輛豪華的馬車出現。
呈現在前方的是雪白的八匹駿馬,馬車上有兩個人影,距離太遠看不真切,而其中一人大紅色長袍,見識過的就知道,這已經是陛下跟太孫的標配了。
不需要百姓們猜測龍輦上的是誰,因為在正陽廣場的所有甲士儘皆單膝跪地,高聲呐喊:“恭迎太孫殿下出行!!!”
從正陽大道的上方可以看見,百姓們一片片的跪倒在地,隨著甲士們共同呐喊:“恭迎太孫殿下出行!!!”
呼聲一陣陣的傳開,形成巨大的回響。
哦,這該死儀式感。
朱英此刻都有些後悔了,應該便服出行的,這樣每次搞的動靜太大了。
正陽大道行走的百姓,怎麼說都有十數萬起步。
甚至很多店鋪的掌櫃,酒樓的客人,都紛紛的跑出來觀看,然後跟著一起跪拜。
黃觀坐在馬車上,感受到那巨大的聲音,是真正的震耳發聾。
他此刻腦子都有些空白了,五指緊握,隱隱發抖。
要知道,踏上龍輦,感受百姓的歡呼,這可是莫大的殊榮啊。
向來隻有那些為國立下潑天大功的,才能享受這般待遇。
上次有這般待遇的臣子,還是藍玉捕魚兒海戰役大捷,得封涼國公之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