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都軍顯然更熟悉叢林作戰,畢竟大多數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熱帶叢林裡。
除開五萬精銳外,還有十餘萬地方軍輔助。
當然,這所謂的地方軍,大多數都是百姓臨時組成,戰鬥力堪憂,主要是為主力軍搞後勤之類的幫助。
“這些家夥,還真是有些棘手。”
最近藍玉很鬱悶。
一萬多的兵力顯然沒辦法跟對方精銳正麵抗衡。
而且叢林給藍玉的軍隊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首先是火炮上。
叢林地區火炮的移動非常的麻煩,動起來也很慢。
熱帶氣候經常有暴雨傾盆,這個時候火炮就無法移動,隻能用油布遮蓋。
暴雨後的泥沼,也讓火炮移動很是麻煩。
在這叢林裡,多數都隻能是步行,馬匹走起來很是費力。
所以暹羅軍隊過來的時候,藍玉也隻能是暫避鋒芒。
“上將軍,我們這般總是躲避不是個辦法,這些家夥人太多了,而且他們總能尋到蹤跡追尋我們。”
“照這樣下去,不出數日功夫,怕就是要被他們追上,到時候就麻煩了。”
景川侯曹震無奈說道。
現在對於他們來說,似乎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退走阿瑜陀耶王朝境內,去海邊上船。
不過這也就意味著此番報複到此結束了。
藍玉自然不甘心。
“這樣子,就太便宜他們了。”
“我記得前些日子路過了一個半坡,那裡地勢較高,利於防守。”
“通知弟兄們加把勁,迅速趕往那處設伏,火炮上都用樹葉給我偽裝起來。”
“到時候把敵軍引入,好生的打他一場,讓他們知曉我大明威風。”
藍玉對地形很是敏感,畢竟大半輩子都是在戰場上渡過的。
心中隻是思索一番,很快就定下了計策。
其實到現在這個程度,即便是阿瑜陀耶王朝不派軍隊來,藍玉他們也差不多是到退走的時候了。
熱帶叢林氣候對明軍的影響很大,堅持到現在都是依靠著強大的身體素質。
期間如果不是有足夠的隨軍醫師,差點就爆發了瘟疫。
還好自從太孫掌權後,對大明的醫師極力提拔,同時在安南那邊,設有專門研究瘴氣相關的醫學。
進叢林的時候,醫師們就攜帶了大量的藥材。
比如驅蚊用的燃香,治療蚊蟲叮咬的藥膏,還有針對各種毒物的草藥。
如果沒有這些東西,藍玉的軍隊早就已經崩潰了。
即便是如此,悶熱的氣候對於明軍來說也是個極大的折磨。
待的時間越久,越是容易損傷士氣。
而醫師們所帶的藥物,基本上也開始見底了。
現在用的很多藥物,還是從軍寨那裡搜刮來進行的補充。
隻有真正進入叢林,才知道當年為什麼所向無敵的蒙古軍會被這些小國所敗。
這叢林,真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相比那些孱弱的地方軍隊,蛇蟲鼠蟻才是最大的危險。
在傳令官的通知下,軍隊的士氣開始振奮起來。
上將軍的意思,打完這一仗後,無論輸贏,都將退走叢林。
這讓大多數苦不堪言的士兵們,終於是有了盼頭,渾身都多了三分力氣。
於此同時,十數裡地外。
阿瑜陀耶王朝的軍隊已經逐漸逼近。
巴頌是王都精銳軍的統領,亦是拉瑪蒂菩提最為信任的大將。
他的職位,對比大明就是上將軍。
當年剿滅再次立國的羅斛國,就是巴頌帶領大軍前去,殺死了所有的貴族。
原本巴頌並沒有在王都,而是於北邊不斷侵吞素可泰王朝的領地。
相比攻打真臘,其實拉瑪蒂菩提更在乎的是一統暹羅。
大明涼國公的名頭非常響亮,隻要稍微向大明人打聽一下就知道涼國公的威風。
拉瑪蒂菩提也意識到如果再讓大王子領軍,再失敗的話對於阿瑜陀耶王朝的統治就會形成很大動蕩。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拉瑪蒂菩提雖知道藍玉這邊隻有一萬多兵力,也很是謹慎,將巴頌從北邊召了回來,擔任這次大軍的統帥。
他相信以巴頌的能力,在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不會讓他失望。
“大將軍閣下,為什麼我們要如此緩慢的行軍,明軍已經非常近了,我們早就發現了他們留下的蹤跡,隻要追上去,在叢林裡他們絕對不是我們的對手。”
大營裡,有其他的統領對巴頌提出質疑。
其他的十來個將軍也很是附和。
因為他們明明很有次機會,完全可以追上明軍,但是巴頌這位大將軍卻下令不得進攻,導致明軍逃走。
巴頌看了眼有著不滿情緒的多數將軍,知道現在必須要給出個解釋了。
其實他在抵達王都,在國王召見的時候,就得到了命令。
儘可能的對大明的軍隊進行驅趕,而不是圍殺。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在如今阿瑜陀耶王朝跟大明的關係上,如果圍殺大明的軍隊,這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大明涼國公的軍隊,並不是為了打仗而來,隻是作為使團去往真臘。
這本來就是個糊塗賬。
如果真的把大明涼國公這些人全部殺了,惹怒了大明,阿瑜陀耶王朝的後果估計會很嚴重。
倘若大明真就不顧一切,派遣大軍強攻阿瑜陀耶。
這勢必會造成阿瑜陀耶王朝的覆滅。
“根據消息,這些明軍是前往真臘的使團,在裡麵除了涼國公外,還有很多侯爵。”
“如果他們死了,大明必然要找出凶手,麵對強大的大明,我們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單單一個使團,就已經是如此棘手了。”
“我們的國家每年都會因為大明的貨物,而賺取到大量的金銀,在這次的戰爭之後,我們還要派遣使臣前往大明請罪。”
說這話時,巴頌看向先前質疑他的將軍。
“如果你想去,那就去吧,假若你幸運的殺死了某位大明的侯爵,那麼帶給你的大概不是功勞和封賞,是被當做囚犯送往大明的王都,請求大皇帝陛下寬恕我們的國家。”
“或許大皇帝陛下會原諒你的家族,但你隻能是以死謝罪。”
名義上所有東南亞的國家,都向大明臣服,在對大明皇帝的稱呼上,就是大皇帝。
即便是他們的國王,在跟大明的書信往來裡,也是自稱為臣子。
說完後。
巴頌看向在座的各位將軍,問道:“現在我告訴了你們原因,現在還有誰想要去追擊的嗎?”
聽到這裡,在座的將軍們個個都低下了頭,不敢直視巴頌。
其實此時的巴頌也感覺到非常的憋屈。
這樣不能贏,也不能輸的戰爭是他從來沒有接觸過。
就好像跟敵人作戰的時候,將自己的雙手都捆綁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