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安民完全沒有想到。朸
大明太孫竟然會這麼的卑鄙,直接對他家族進行抄底。
甚至連他的那兩個兒子,都被挖掘了出來。
家書上麵寫得清清楚楚,全族上下四百餘口人,如今已經全數下了大獄。
如若是他不回大明,那麼就隻能一直待在監獄之中。
監獄,那是人待的地方嗎。
當然,現在的歐安民對於大明監獄的印象,還是停留於很久之前,並不知道因為朱英改革的關係,現在的監獄已經沒有當年那般駭人了。
擔憂的歐安民,開始四處去詢問消息,很是悲哀的發現,這不僅僅是自己,幾乎所有的北元漢臣,都遭遇了跟自己一樣的境地。朸
不知道為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歐安民反而是多了幾分慶幸。
或許是看到彆人也這樣,所以產生了共鳴。
難受的時候,看到彆人也難受,心裡頭就舒服多了。
而在這其中,一名北元漢臣看到家書,竟然變得有些瘋癲起來。
“這不可能,我五歲遭人拐騙,父母不明,如今已過天命之年,這家書上竟然說我還有一母在世。”
“可笑,可笑至極!!!哈哈哈哈。。。”
“隻是,為什麼,家書裡麵說的場景,跟我小時候的夢境那般的相像。”朸
“是大明弄出來的騙局,還是說完全的杜撰。”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的母親,確實還活在這世上?”
“是孩兒不孝,悔不該不聽從母親的叮囑,貪玩以至於誤了時辰,遭歹人拐騙。”
“父親為了尋我,以至於客死他鄉,這些,難道都是真的嗎。”
“不行,我必須要去問個清楚。”
“如果母親真的還在,我..我..我..嗚嗚嗚嗚.....”
大明強大的戶籍係統,想要對一個人究根問底,其實不難,隻是看要花費多大的代價而已。朸
畢竟在錦衣衛的威壓之下,普通的百姓又哪裡敢於有所隱瞞。
而牙人這個行當,碰到錦衣衛基本上不會說有什麼反抗的餘地,說弄死就弄死了,就是如此的簡單。
雖然過去的時間很長,但記不起來沒關係,刑罰會讓你慢慢回憶,三歲時候尿床的事情,都要給想起來。
如此這北元漢臣哪怕是自小失蹤,也得給他尋回來。
這一番操作,著實是把所有的北元漢臣給驚呆了。
大明玩真的。
僅僅是當天夜裡,就有大量的北元漢臣不辭而彆,跟著大明的商隊,連夜跑路回歸大明。朸
他們為北元效力,為的是什麼?
為的是這茫茫草原上的風光嗎。
不,自小從中原生活長大的他們,怎麼可能會適應草原這顛肺流離的生活,有些事情,隻是在權力的掩蓋之下,所以才顯得沒那麼重要罷了。
落葉歸根的想法,在當今的世道更為注重,尤其是家族親人,妻兒子女,儘皆受到威脅的狀態下,自己再是富貴,又能有什麼意義。
北元次日早朝的時候,顯得有些空空蕩蕩。
原本有四十多的北元漢臣,現在僅剩下歐安民在內的寥寥四人。
並非是來不及走。朸
其實昨日家書來的時候,大明商隊已經說明了,跟北元皇帝有過商議,可以放心的直接跟著商隊離開,不會進行追究。
也算是君臣之間留的最後一個體麵。
隻是包括歐安民在內的四人,還有些彆的想法。
“歐禦史,他們全部都走了,為什麼你不走呢。”額勒伯克坐在龍椅上,有些奇怪的問道。
在他的下邊,是麵色鐵青的哈爾台吉。
哈爾吉台完全沒有想到,額勒伯克會瞞著他突然來這麼一手,這等於是將他手下的謀臣全部給驅散了一般。
當初額勒伯克是通過朱元璋,給送來的北元。朸
而哈爾吉台是最早跟著一起撤退過來的。
所以跟北元漢臣更為熟悉,關係也是更為親密。
於大明生活過的額勒伯克,在最初的時候,是受到北元排斥的,畢竟他是以俘虜的身份回歸,還被大明朱元璋賜予了侯爵。
隻是從血脈上來說,額勒伯克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北元受到中原的影響,在很多方麵已經跟蒙古人有了根本的區彆,是以最後繼承北元皇位的人還是額勒伯克。
額勒伯克之所以極為寵幸浩海達裕這個瓦剌大臣,其實也跟北元漢臣們有著很大的關係。
畢竟在爭權奪利上,漢臣們有著極為強大的優勢,蒙古大臣相對來說在各方麵就要弱上許多。朸
哈爾台吉本身還掌控了一部分的軍隊,加上北元漢臣們的支持,對於額勒伯克的皇位一直有著很大的威脅。
這次借朱英之手,將這些北元漢臣全部清除出去,其在朝廷裡的話語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強。
在這樣的情況下,哈爾台吉哪怕是心中再是不甘,也沒有任何的辦法,隻能是帶著希冀的目光看向歐安民。
歐安民躬身作揖,而後說道;“臣並非是選擇繼續留在北元,如今家族遭受巨大困難,臣待在此地心思不寧,再也無法全力為陛下效忠。”
在說效忠這兩個字的時候,歐安民的眼神沒有看向額勒伯克,而是望著哈爾台吉。
這番話聽著是跟額勒伯克,實際上是歐安民對哈爾台吉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意思。
額勒伯克笑著問道:“明明可以昨晚走,你為何偏偏要等到今日的早朝,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嗎?”朸
“還是說一些什麼彆的想法。”
對於額勒伯克的調笑,歐安民並沒有過多的在意,而是對著額勒伯克躬身作揖,同時也對哈爾台吉躬身作揖。
悠然一歎道:“臣出生之際,正值大元一統中華,然那時情況,已然是如病人膏肓。”
“臣考取功名踏入仕途之後,有心改變當時現狀,於禦史台任職,竭儘全力想要使得更多人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從而江山穩固。”
“臣這一輩子,吃的是大元官家的飯,做的是大元官家的事,卻也隻能看著大元王朝分崩離析。”
“這大元天下,並非是亡自於那朱元璋之後,而是大元內部多方爭鬥,從而導致逐漸空亡。”
“即便是大元末期,那朱元璋也不過隻是一方逆賊罷了,於多方反賊之中,也隻是個小角色,誰能想到會有今日之盛況。”朸
“憶往昔,意難平,臣說這些,並非是想要去談先前之成敗,而是想告訴陛下,大明朱元璋也好,大明太孫也好,他們窮儘全力,來調查我等在北元漢臣之情況。”
“找尋弱點,逼迫我們不得不離開北元,返回大明,不得為北元效勞,其中用意尤為明顯,便就是想要剪除北元之羽翼。”
“我們現在的離開,也會讓往後所有想要為北元效勞之漢人,心中平白生出諸多忌憚,大明太孫開此先河,日後諸代君王自然會相競效仿,將此路堵塞。”
“陛下當知,曾經強如成吉思汗,也未能攻下宋朝,便是蒙哥也是去世中原,唯一能夠取得中原之我大元世祖,也是有了漢人之助力才得以功成。”
“這日後的北元,臣並不知道會發展到如何地步,今日來朝,隻是想告於陛下,萬萬要提防大明太孫,此人年少有為,白手起家,精通商道,兵道,內政之道,攻心之道。”
“以大明如此之疆域遼闊,仍然是猶不滿足,意欲更遼闊之疆域。”
“往後北元何去何從,懇請陛下多多思慮。”朸
說完,歐安民跪倒在地,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
這便是意味著往後跟北元的關係,將會徹底的斷絕。
他心中很清楚,自己回到大明之後,不可能再有什麼得到重用的機會了,不僅會有受到監視,更無法參與朝政之事。
額勒伯克原本帶著戲謔的神情逐漸慢慢收回,從方才歐安民的這一番話語之中,他感受到了真誠。
不管先前在朝堂之中如何爭鬥,歐安民的心,是一直向著北元的,也是真真切切的北元忠臣。
下意識的,額勒伯克望向歐安民四人。
不僅僅是他們四人,便是那些昨夜已經離開的漢臣們,即便是有著自己的諸多想法,可真要說起來,他們也都算是忠臣了。朸
在大元經曆過三番五次的崩塌之後,還願意在跟著待在北元,已然是能夠說明一切。
其實額勒伯克也知道,大明成立之初,對於這些北元漢臣們,都開出了很好的待遇和條件。
而他們是毅然決然的選擇跟著不斷落敗,看不到希望的北元。
從熟悉的中原地區,來到這陌生的草原地區。
想到這裡,額勒伯克不由是輕輕歎息。
而下首的哈爾台吉,此刻已然是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