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在對倭國的征討中,高麗隻是個輔助位,明軍才是主力,這就讓姚廣孝感覺很沒有存在感。
所以對於瓦剌之行,姚廣孝就很感興趣了。
倒是衛光有些不情願。
“此去瓦剌,山高路遠,我聽聞那瓦剌之地窮山惡水,國師年歲已大,不若是請太孫殿下憐憫。”
姚廣孝和衛光兩人,一是在文,一是在武。
幾年的相處下來,關係已經很是要好。
衛光擔心姚廣孝的身體熬不出這麼長途奔波,亦或是到瓦剌後徒生意外。
卻不知對於姚廣孝來說,合縱連橫,遊走於各方勢力之中才是他最喜歡乾的事情。
“多謝衛將軍美意,這是太孫殿下的意思,也是貧僧的喜愛,自貧僧走後,這高麗就委托於衛將軍多多擔待了。”
姚廣孝的話語中滿是堅持。
衛光見國師如此,也沒再堅持勸說,隻是到軍中去挑選最為強悍的將士,護衛這路途安危。
.....
在姚廣孝出發瓦剌不久,朱英這裡也是準備出發了。
或許是因為一些特彆的關係,耕耘有兩個月的時間裡,蘇丹娜竟然沒有懷孕。
聽到朱英要去倭國談判,當即表示要跟著一起過去。
這路途遙遠,攜美同行也不是什麼壞事,便就是帶著蘇丹娜一起了。
而真臘使團那邊,在朝貢貿易結束後,也是帶著大量貨物返回吳哥。
時間點差不多的情況下,朱英也就順勢帶了真臘使團一程,算是給蘇丹娜麵子。
長江出海口。
因為太孫出海的關係,最大的碼頭上已經是禁止民間商船靠近。
阿莫納這些使臣們,眼神呆滯的看著碼頭上數百艘高如城牆般大小之寶船。
太孫出海,那當然是大明水師需要全力以赴的事情。
這兩年新近打造的大福船,也就是寶船,全部都給拉了出來。
更是有十萬水師等候,兼之十萬將士隨同,共計二十萬總兵力。
其中更是有大量馬船隨行,運輸上萬戰馬。
這意味著這次跟著朱英一起到倭國的還有一萬鐵騎。
二十萬兵力,加上倭國目前四藩王的十幾萬兵力一起,如果是武力取勝,都可以橫推倭國了。
這給了倭國巨大壓力。
“天啊,竟然有這麼高大的樓船,先前我還以為是海邊城池呢。”蘇丹娜眼睛都亮了起來。
大明對於吳哥來說,陸兵其實不怎麼擔憂,可是水師就完全不同了。
吳哥王朝臨海,自然海貿發達。
若是這大明水師進攻吳哥,則可以直接將吳哥王朝的海域全部封鎖起來。
而吳哥根本不能抵抗。
蘇丹娜的心裡頓時就起了小心思。
隻要能生出兒子來,是真的可以去繼承吳哥王朝。
阿莫納這些真臘使臣帶著滿滿的震撼離開了,他要負責把消息傳達到吳哥去,尤其是關於蘇丹娜公主成為太孫妃子的事情。
而在朱英入海前往倭國的時候,倭國那邊自然是提前收到了消息。
很難得的,整個倭國頓時陷入平靜之中,四藩王也聚集在了倭國臨近大明沿海的港口這裡進行迎接。
“喲,四弟好久不見呐,聽說最近是又得了座銀礦,看來是收獲不小。”
朱棡見到朱棣,嘴巴就沒停過,直接就開啟嘲諷模式。
朱棣現在可不慣著朱棡,反擊道:“自然是比不得三哥得了兩座,隻是我聽說最近三哥礦裡的人手不夠用了,現在正到處抓捕倭奴,可是費了不少的心思。”
“尤其是半月前,還被倭國的武士們給坑了一把,損失了不少士兵。”
“要我說啊,三哥還是不要過分了些,至少這些倭奴乾活的時候,也讓吃口飽飯,不然怎麼有力氣挖礦呢。”
“三哥你說是吧。”
朱棣的嘲諷讓朱棡怒氣大漲,但是卻又沒有反駁的機會。
本身朱棡的性格殘暴,當初在大明藩地的時候,用草菅人命來形容都有些差了,如今轉換到了倭國,治下的百姓多數都是倭人,那就更加不當回事了。
倒是因為商會這邊,所以一些極為殘忍的手段沒有展現,但從來也沒有把倭國百姓當人看。
麾下的倭國貴族們,更是倒了血黴,什麼地方大名,幾乎都要被朱棡屠戮一空了。
在朱棣嘲諷朱棡的時候。
朱樉有些不悅的看向朱棣。
他怎麼感覺老四在含沙射影的說自己呢。
就殺人方麵來說,朱樉感覺自己還好,也就是屠了一座城池罷了。
要知道曾經次妃鄧氏在的時候,朱樉在藩地更加殘暴。
即便是老三比起來,都多有不如。
“二哥,我方才可不是說你。”朱棣看著二哥朱樉眼神不好,連忙笑著解釋道。
已經是跟三哥死對頭了,朱棣可不想去招惹二哥。
在朱棣的心裡,二哥簡直就是當初常遇春的翻版,從來就沒有把人命當回事。
而其麾下的那些護衛們,一個個也是上下效仿,下手狠辣。
加上二哥宗人令的身份,朱棣多少是有幾分忌憚。
曆史上若不是說朱樉,朱棡死得早,朱棣也沒有靖難之役的說法了。
單單是二哥三哥兩人,就能輕易的壓製住他。
其中關鍵是朱樉和朱棡,跟朱允炆的關係還算是不錯。
“好了,你們之間的那點破事我不想管,大侄子不日抵達,大家都安分一些,莫要讓大侄子難做才是。”朱樉也沒跟朱棣計較。
其實就軍事方麵而言,朱樉是見識過老四的實力的。
真要說起來,其在燕城的發展,比之自己包括老二老七都要好得多。
在這其中,朱樉甚至是看到了父皇的影子。
朱榑在一旁就沒什麼話語權了。
從實力上來說,朱榑本身就屬於大明皇子中的第二梯隊,三個哥哥說話的時候,他也就隻有旁聽的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