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往後的戰事,定然是不會缺的,依我看來,下一步就是南洋了。”
“趁著這段時間在京師無事,多去看點關於南洋的書籍,了解那邊的情況,做足準備才是。”
藍玉分析著說道。
現在的他們這一代將領們,現在正是當打之年,心裡頭自然是想要更多的功勳。
在去草原的時候,太孫其實暗示過他,讓他去當草原的王,隻是現在局勢不同,藍玉自然不敢去提及這個話題。
當然他也知道這不能怪太孫,畢竟燕王都被俘虜了,現在草原上以和平為主,沒有發揮的地方。
隻是藍玉自然不甘心,所以他把目光轉向了南洋。
南洋可是有很多的國家,除開安南和占城外,後邊可還是有一大堆的。
到了現在這樣的身份,藍玉能夠更進一步的方向,也就是跟海外藩王的情況差不多,遠離大明占據一塊地方,作為自己的世襲封地。
既然先前太孫說了那個想法,說明還是可以操作的。
“隻是咱們這都回來好幾天了,陛下和太孫那邊也不召見,是不是想要把咱們給閒置下來。”
“昨日幾個老兄弟來找我了,話裡話外無非是這些意思,若是太孫不用咱這些老兄弟們,這誰也沒得辦法不是。”
曹震的心裡帶著幾分擔憂。
因為按照之前的慣例,像是他們這些將領從外回來述職的話,都會接到陛下的親自召見和慰問。
可是這一次,都已經是第三天了,宮廷裡沒有半分動靜。
如果隻是陛下,大家就直接求見了,可是關乎到太孫,這就有些不一樣了。
朝廷裡的形勢看似簡單,實則極為敏感,尤其是對於他們這些帶兵的武官們。
繁華的京師,加上最近剛出的公告,大家都如履薄冰著,誰都不知道太孫殿下心裡頭是怎麼想的。
若是他們這些剛回京師的將領們鬨出什麼動靜,被太孫殿下給誤會了,那可就不好了。
正因為局勢不明朗,這般回京師後,藍玉都沒有召集三五好友聚眾喝酒,老老實實的來到五軍都督府坐班。
藍玉都這樣了,下邊的將領們自然更加安分,誰都不想在這個時候惹出點什麼事來。
心裡頭都有一股壓抑的感覺。
“不能急,等著吧。”
“這時候誰若是觸了太孫的黴頭,那就是自找苦吃了。”
“這公告上的內容,其實對於咱們這些人無關緊要,先前的田產多半都已經交了出去,這是太孫要整治新興大戶,可莫要無故卷入了進去。”
藍玉囑咐著說道。
不管是限製糧食囤積,還是土地購置,跟藍玉這些勳貴們關係不大。
他們的田產早就交了,這生活在京師裡,誰還會去囤幾年的糧食,有也沒地放。
“誒,咱們怎麼就這個節骨眼回京了,真是煩。”曹震也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時,外院傳來一陣響動。
兩人當即不說話了,對視一眼朝著院外看去。
隻見數名宦官急急忙忙的小跑著過來。
值守的侍衛自然是不敢攔的。
“涼國公,涼國公。”
那帶頭的宦官,正是朱英身邊的司禮監秉筆太監郭忠。
“郭公公。”
藍玉也起身迎了上去。
郭忠目前可是太孫身邊的紅人,即便是藍玉也得是客氣的對待著。
“涼國公在這裡可就太好了,太孫令旨,讓涼國公進宮覲見。”
見到藍玉,郭忠可算是鬆了口氣,他生怕到了都督府這邊,藍玉已經走了。
“等我回來。”
藍玉低聲跟曹震說了聲,便就隨著郭忠一起入宮。
曹震見此,心裡頭總算是下了塊石頭。
隻要太孫還認藍玉,他們這些後邊跟著的,就不怕無事可做。
華蓋殿。
因為坤寧宮現在的妃子多了,自然就多了幾分不方便。
畢竟這世道男女之間,尤其是宮裡頭講究大了去。
所以一般情況下,朱英都會在華蓋殿裡。
這過去也沒幾步路。
“臣拜見太孫殿下。”
藍玉恭敬作揖。
“免禮,賜座。”
“謝殿下。”
朱英笑著說道:“這一趟草原之行,可算是辛苦涼國公了,路上舟車勞頓的,原本還想讓涼國公多歇息幾天,好生放鬆一下,隻是有些事也能早些落實下來。”
僅僅隻是一句話,就讓藍玉心裡頭的擔憂煙消雲散。
原來太孫殿下沒有召見我,是在關心我,讓我歇息兩天,是我自己多想了。
“不辛苦,這些都是臣應該做的。”藍玉連忙回道。
朱英也沒繼續寒暄的意思,直接說道:“曹國公下西洋的事情,涼國公應該是有聽說吧。”
藍玉回道;“回稟殿下,臣確實略有耳聞。”
朱英微微點頭:“我有個妃子,是真臘的公主,這件事我大明跟真臘是沒有交涉的。”
“所以我想著派遣一支隊伍去真臘,作為代表我大明跟真臘交接的同時傳達這個事情。”
“思來想去,感覺涼國公最為合適不過,不知涼國公可是願意幫我跑這一趟。”
藍玉眼睛一亮,他沒想到好事來得這麼快。
先前還在想著南洋的事,轉頭就又來了。
“臣自當是不辱使命。”藍玉當即回道。
朱英說道;“那就麻煩涼國公了。”
隨即悠悠道:“南洋情況複雜,局部地區衝突不斷,此番出發也不須太多了,但也不能弱了咱們大明的名頭,便就隨帶三萬兵吧。”
在朱英彆有深意的注視下,藍玉哪還能還不明白太孫的用意。
這是擺明了要對南洋地區的局勢進行乾預。
“臣謹遵太孫殿下令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