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物產豐富,盛產黃金。
這對於嘗到了開礦甜頭的四藩王來說,自然是巨大的優惠。
倭國白銀礦不少,但金礦卻不怎麼多,基本上也沒大型的,多是小型的,開采不了多久。
“終究還是要流入咱們大明的。”
朱英有些無所謂。
采礦在當今世道,那都是要拿人命來填,每一塊黃金上麵,可謂是沾滿了血腥。
這樣的事情,大明就沒必要去做了,隨便搞個瓷器工坊,都要比去采礦來錢快得多。
大明的瓷器,在整個世界都是暢銷的硬通貨,比黃金可要值錢多了。
“安南的躁動最近比較多,看來咱們的行程,要稍微加快一些了。”
天色漸暗,朱元璋領頭往駐紮之地趕去。
自從邸報的消息傳到安南後,安南各地的土司起義變得更加頻繁起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即便現在遷徙的漢人逐漸增多,但縱觀整個安南,目前的漢人人口並不占據多大優勢。
相反,因為漢人不斷的遷徙,正在壓迫其他土司的生存空間,產生了大量的衝突。
明軍的駐紮,也隻能是關鍵的大城,不可能說顧及到安南全境,隻要不是什麼大的事情,也沒辦法去管了。
對於安南的土司們來說,很顯然這次大明的皇帝過來,肯定會對整個安南造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鬨得就更加多了些,仿佛這樣就能阻擾大明皇帝的到來。
於此同時,在安南的邊境大量的衛所開始集結。
“陛下要到咱們廣西來了,最近都給操練得勤快點,莫要讓陛下看到咱們沒了氣勢。”
“這次陛下進入安南,咱們這裡也擔待了重要的職責,為陛下及太孫等人保駕護航。”
衛所的指揮使們心裡頭有些緊張。
偏遠的廣西從來沒有得到過朝廷的重視,而這次陛下都親自過來巡查了。
這邊的衛所沒什麼戰事,自然平日要懶散一些,此次朱元璋過來,除了禁衛軍外,還要有更多大軍跟隨,才能保障在安南的安危。
這些廣西地方上的衛所,便就是先鋒軍了。
“陛下真的要來咱們廣西嗎,這簡直太好了,沒想到我這輩子也能見到陛下還有太孫,也不知道陛下是不是跟評書裡說的那般。”
“我最想見的是太孫,如果能見到太孫殿下一眼,即便是死在安南,我都覺得值得了。”
“呸呸呸,說什麼喪氣話呢,安南那邊不過是些土司罷了,咱們大軍過去,難不成還有不開眼的敢動手不成,真當咱們是泥捏的。”
廣西士兵們對於陛下跟太孫的即將到來,顯得非常的興奮。
這股子興奮讓他們在操練的時候,也顯得格外賣力。
對於全天下的士兵來說,太孫殿下就是他們心中的信仰,能夠有如今的生活,包括身份上的提升,可都是太孫殿下恩賜的結果。
這份感激每個士兵都藏在心裡。
其實就在南巡的路上,朱英已經感知到非常明顯了。
每當去過一個衛所,當知道是太孫殿下的時候,所有士兵都顯得非常激動。
朱英往往在這個時候,都不會隻是站在點將台上,而是在士兵的陣列中穿插,爭取讓每一個士兵,都能見到自己的樣貌。
朱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做法。
看似簡單的套路,卻是能夠非常好的收攏人心。
但凡是見到太孫真容的士兵,忠誠度可謂是直接爆表。
這樣的行為,讓朱英可以更好的獲得底層士兵的愛戴。
彆看好像沒什麼作用,但一些對於軍隊的改革,往往能夠減少非常多的阻力落地實施。
對於朱英來說,不過是溜達一圈的事情。
......
安南。
此刻的朱高熾眼裡多了幾分狠厲。
“皇爺爺要來了,但是安南現在還是一團糟,這些土司太過分了,是得要好生的整治一番才行。”
“我聽說許多土司正在聯合,想要在皇爺爺到來之後搞事情。”
朱高熾對於安南的治理,主要還是偏向柔和的政策。
即便是一些土司起義平定下來後,也並沒有趕儘殺絕。
這也導致如今的安南,對於大明的畏懼感不算強烈。
反複不斷的叛亂,讓朱高熾感覺到有些頭疼。
尤其是最近聽到的風聲,讓朱高熾心裡下了決定,是該要狠一些了。
不殺雞儆猴,這些土司是不知道安穩的。
夏原吉也比較讚同。
“臣已經派人去查了,關於土司聯合的消息,並非是空穴來風,是有不少大族想要對陛下的龍輦進行衝擊。”
“當然,以他們現在的實力,不可能對陛下產生危害,可一旦驚擾了陛下,這對於我們來說可是大罪。”
“世子殿下,臣覺得現在隻能是以雷霆手段先行鎮壓了。”
朱高熾問道:“查到了是哪一族在暗中搞鬼嗎。”
安南的民族很多。
人口最多的自然是京族,其次就是岱依族、泰傣族、芒族、儂族這些。
其他還有幾十個土司民族。
夏原吉沉吟了片刻說道:“目前雖還未有確鑿的證據,但大致的可能應該便是岱依族了。”
“岱依族對於我大明最是仇恨,就算不是他們,這次他們也必然會參與進來。”
“如果世子殿下覺得可行,臣認為應該是先下手為強。”
朱高熾聽完,隻是略微的停頓過後便道:“那便先行下手,如今的局勢也顧不得這麼多了。”
“就算有什麼爛攤子,也得是等皇爺爺走了再說。”
朱高熾在此前,已經給了不少機會,卻沒有取得好的成效。
這些土著好像就是頑固不化,完全沒有感激的意思,從心底裡把大明視作敵人。
便這樣,朱高熾也不打算留手了。
得把他們打疼了再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