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晉商的打擊,朱英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哪怕這件事會比較麻煩。
可總不能因為麻煩,就不做了嗎。
為此,朱英特彆成立了一個巡查組,主要由錦衣衛,治安司成員,還有一些在辦案能力較為優異者組成。
人數約在千人左右,兩人一組,散布於各地調查。
其中關節的核心,就是關於晉商背後的主要家族。
晉商八大家,其實朱英也知道這八個姓氏。
可是在明初這個時候,跟明末的八大家,是有很大區彆的。
而且姓氏並不具有唯一性,印象之中有些明末八大家,好像有些還是中葉才崛起的。
這些姓氏的宗族,也並非一地。
像是曹姓,這怎麼抓?
把整個山西地區姓曹的全部給抓完?
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明這邊的內政,在朱英的管理下,正在不斷的醞釀之中。
或許要不了多久,就會形成井噴似的高速發展。
而在倭國,
不管是高麗,亦或是在濟州島的駐軍,已經開始伺機而動。
釜山,
所有的船隻,在這一刻全部下海,裝載了十二萬大軍。
最大的那艘樓閣海船。
姚廣孝正立於之上。
樓閣上視線很好,看著大軍已經全部登船,姚廣孝大手一揮,後麵的軍士立刻搖旗。
咚咚咚!!!
鼓點也隨之響動起來。
大軍開拔。
數百大船湧動,朝著對馬島的方向開去。
岸邊的高麗官員,看著離開的船隻,心裡頭越發揪心起來。
這一次,高麗的全力而戰了。
所有的海船,全部都在這裡了,數十年的積累啊。
若是此戰大潰,高麗沿海,將會形同虛設,任由倭國侵略而沒有反抗之能。
他們跪在地麵祈禱,求神拜佛,隻願船隊能夠得勝歸來。
姚廣孝在船頂看著這一幕,眼中隻有冷漠。
他當然明白這些高麗官員心中的想法。
但是他更加知道,即便是勝,高麗大軍也隻能是慘勝,這些一同而去的大船,過半都必須折損。
對馬島上。
那先鋒的八萬大軍,此刻已經不足七萬了。
足足一萬多人,或是葬身魚腹,或是死在了跟倭國武士血戰之下。
“國師若還不來,我等隻有返回了,再待下去,弟兄們都要反了。”
一高麗將軍,憤怒的說道。
幾個月的時間裡,從釜山過來的糧食非常有限,哪怕他們每天都在不斷的發文催促,也依舊是少得可憐。
而來自於國師的回複中,是釜山大軍也是處於極度缺糧狀況。
高麗京都的糧食雖是不斷有運來,但也隻能說是維持在餓不死的邊緣。
尤其是對馬島上,早就已經取消了操練。
大部分的將士,每天隻能有一頓餐食。
軍營之中,鎧甲兵器四處散落,因為這些軍備太重了,穿戴在身,更加容易消耗體力。
雖說每天都有大量的海魚過來,可近七萬人呢,哪裡能夠填報。
軍帳裡,另一名高麗將軍沉聲說道:“怎麼回去,咱們現在這種情況,熬回去都是一個問題,國師的性子,你們是知道的。”
“若是我們擅自回去,說不定在坐的諸位,項上人頭,可是不保。”
之前的將軍站起來大吼:“我看他敢!”
“我等這裡近七萬人,難道他還敢將我們全部都殺死不成!”
瘦弱些的將軍冷笑道:“你可不要忘記了,國師大人並非咱們高麗人,而是從大明來的。”
“他又怎麼會在乎我們的死活呢,怕是巴不得咱們去死吧。”
“也不是說殺光了,單單一條不從軍令,咱們全被殺,下麵的弟兄們都餓成啥樣了,能有什麼反抗。”
“怕是一頓飽飯,就能讓士氣土崩瓦解。”
魁梧的壯漢有些不耐煩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倒是說說,咱們應該怎麼辦啊。”
“弟兄們的情況,你們現在也是都清楚的,去打倭國,都已經是打不動了。”
“倭國那些小兔崽子們,精明得很,每次打下來一座村寨,根本搜不到幾粒糧食,白白消耗咱們的體力。”
“上個月,咱們聯手一起,足足五萬多人啊,打下一座小城,原以為可以搶到糧食了,結果那糧庫裡,去他娘的,比老子的臉都要乾淨。”
“一趟過去,連回來的口糧都是虧的,還丟了那麼弟兄的性命,錢財也沒撈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