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想法,倒是給朱元璋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樣子似乎能更好維護對大明的統治。
想到這裡,朱元璋說道:“大孫的法院和治安司,當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咱看便就先按照治安司的路子,先在蘇、鬆地區辦起來,而後看看成效如何。”
朱英回道:“爺爺,現在法院新建,孫兒的想法不若是趁此機會,將刑訊中的一些酷刑予以廢除,這些酷刑孫兒覺得有傷天和。”
朱元璋對此倒是比較讚同,道:“大俗說得在理,咱也看了許多的卷宗,很多大臣辦事不按法典,大誥,肆意用酷刑逼供,即便查清了無罪,對於百姓來說,也幾乎是半廢之人了。”
“便就將黥、刺、非刂、劓、閹割等有傷天和的刑罰全部廢除吧。”
朱英聽到這話,起身作揖道:“爺爺如此,定當受到天下百姓的感激愛戴。”
朱元璋笑嗬嗬的說道:“咱就不需要大孫你來拍馬屁了,雖然咱心中也早有想法,這事是大孫你先提出來的,百姓要感謝,也是感謝你。”
朱英道:“爺爺,孫兒這可不是拍馬屁,可是真心實意的覺得爺爺做了件大好事,往後百姓即便受了冤屈,水落石出後,也能還個完整的身子了。”
朱元璋擺擺手,道:“行了,這些咱們就不多說了,明日早朝咱就宣布了,不過想要把法院辦起來,首先還是得完善律法。”
“這律法的事,既然是大孫提出來的,那就交友大孫負責,到時候大孫和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他們好好聊聊,一同把這事給定下來。”
“這大明法典給定下來後,這往後士子們科舉,就多了條路子了。”
早前朱英就提出過科舉改革,現在也是到了要實行的時候了。
朱元璋也沒什麼好擔憂的,這些改革目前看不出好壞,反正先乾著,碰上不好的,改就是了。
對於大孫的想法,自然要多多支持。
聊到這個時候,朱英和老爺子都已經散步一圈,回到了乾清宮了。
分彆坐下後,劉和連忙去沏茶。
朱英沉思一會,繼續說著心中的想法。
“爺爺,對於現在的律法懲戒,孫兒想要在死刑和流放下,重點加強勞役改造。”
“現在孫兒辦廠,需要的工人很多,目前給出的工錢也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了以後彆人辦廠的時候,能給工人一個相對合理的工錢。”
“牢房孫兒也曾去過,那裡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而且這些犯人關在牢房中,還要給吃食。”
“孫兒就想著,與其砍了頭,或者死在流放的路上,還不如多加勞役,比如判個十年八載的,厲害點的就搞個二三十年都不是問題。”
“孫兒辦的廠裡,也是需要大量工人呢,這些判勞役的,工錢不須給,若是糧食緊張,就用番薯這些混著來,可是要節約不少寶鈔。”
朱元璋聽完,很有意動,尤其是節約這個詞。
對於勤儉節約,這可算是點到朱元璋的心坎裡去了,還能創造寶鈔,這樣子似乎確實不錯。
“那大孫就立個章程出來,這些具體的實施,也弄到大明法典裡去。”
說到這裡,朱元璋有些唏噓道:“其實咱以前也想過勞役,就是感覺判個勞役太簡單了,每年修路修橋,基本上村子裡的徭役就差不多了。”
“勞役反而耗費精力,還耗費糧食。現在大孫能讓其掙錢,那自然再好不過了。”
“就是大明這般多人,大孫這五個廠怕也是不夠的吧。”
朱英聞言笑道:“爺爺這可就想錯了,往後呀,就乾脆在每個府城的郊外,那等偏僻之處,建一個大的監獄,把府城判了勞役的犯人,都給集中起來。”
“這般一來,每個監獄就是一個廠,且還不需多大的投資,就讓犯人們自己動手建設。”
“獄卒裡,也可以跳一些老師傅過去教學,到時候不管是織布,製衣,瓷器,種茶,等等都有了來源,甚至還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加一些其他產業進去,進行創收。”
“如此一來,即體現了咱大明的恩典,也能給內帑每年增加不少歲入,豈不美哉。你”
朱元璋聽著大孫這話,眼珠子都亮了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