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在這些藩王中,朱樉和朱棡,畢竟是除了大哥朱標外的二哥三哥。
現在的朱樉,又是諸王之長,朱棣和朱棡的矛盾目前隻局限在兩人之間,畢竟上頭還有父皇鎮壓。
若要真是站隊的話,朱棣這邊怕是有些難受。
曾經的曆史中,朱棣之所以能靖難成功,其實跟朱樉還有朱棡去世,有著很大的乾係。
因為哥哥們都無了,所以那個時候的朱棣,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諸王之長,加上朱允炆做的事情,讓所有的藩王寒心,這才導致了朱棣的成功。
“其實,皇侄對我們諸位,都是非常不錯的,雖然這是我和皇侄第一次接觸,可是眾位哥哥應該清楚,這個法子,肯定不是父皇提出來,而是皇侄自己想的。”
湘王朱柏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
他對於感情這塊,和父皇一樣很是看重,所以在細微的情感上,要比其他藩王感受到更加細膩一點。
聽到湘王朱柏這話,大家也是認同。
朱柏繼續道:“能夠想出這個法子,並且還能夠說服父皇,在這個後麵,有很多是我們所看不到的。”
“咱們這裡,許多都是沒有真正和皇侄相熟的,可見皇侄雖然流落在外,可對於親情,還是非常的信任,在這裡我想說一下,希望哥哥們對於皇侄,不要有所芥蒂。”
“有些事情,陰差陽錯的,誰也說不清楚,這也有可能是上天注定,總而言之,現在皇侄已經是太孫,未來的大明皇帝。”
“我等隻需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為大明守住國門,便就可以了。”
“後世的事情不說,我相信至少皇侄在的時候,對於我等及後輩,定然是會全力照顧的。”
朱柏說這話的事情,眼睛時不時的看向朱棣,讓朱棣微微有些尷尬。
好你個十二弟,你這樣說,跟指著我的鼻子,有什麼區彆。
雖然心中不爽,朱棣也沒有要爭執的意思。
十二弟這話說得有些不入耳,可朱棣心中清楚,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而現在的朱棣,也有了新的方向:海外封國。
......
“大孫,可都是說清楚了,他們有什麼意見嗎。”
大明皇宮,乾清宮中。
朱元璋悠閒的躺在院子裡的搖椅上,感受著晚間的微風,對大孫問道。
搖椅自然是朱英安排木匠弄出來的,做法很簡單,隻是現在沒人去琢磨。
而朱元璋第一次躺在這搖椅上乘涼的時候,一下子就喜歡上了。
搖椅對於年紀大的老人來說,可謂是非常舒服。
“借著爺爺的名義,叔叔們哪裡有什麼閒話可說,相對的話,都是比較滿意的,也有其他幾位叔叔誌不在此,倒也不可強求。”朱英笑著回道。
朱元璋笑嗬嗬的說道:“他們都是咱的兒子,知子莫若父,那點小心思,咱還能不清楚。”
“尤其是老二,老三,老四,還有老七,最是舍不得兵權,現在你把君王都授予給他們了,高興還來不及,能有什麼閒話可說。”
說到這裡,朱元璋停下搖晃,有些微微感歎的說道:“大孫的性子,跟你奶奶的太像了,若是她能夠看到這般場麵,必然是非常高興的。”
“對於咱的這些兒子,藩王定下的製度,其實很多都是你奶奶提議的,若不是你奶奶,現在的他們可沒那麼多的權力在手。”
“好孩子,真是個好孩子,這般一來,想必他們對你,都是極為支持了。”
“不過,海外封國雖然不錯,可在這方麵,大孫多少還是要留一手,畢竟這大明,還有未來的後嗣子孫呢。”
說到這裡,朱元璋突然眼睛一亮,問道;“大孫,最近月清咱怎麼很少看見她了。”
聽到老爺子提起葉月清,朱英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倒也沒有什麼可排斥的,直接說道:“最近商會那邊事務比較多,這不馬上就要開始拍賣股份了嗎。”
“有些商會的情況,基本上都在月清的掌控中,張伯那裡也很忙,人手有些見緊,所以孫兒就讓其幫忙去了。”
聽到大孫的解釋,朱元璋笑嗬嗬的說道。
“大孫,你這可跟咱不一樣,現在你年紀也到了,是到了該成家的時候。”
“在這方麵,咱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誰,若是你喜歡的,咱都支持,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快些。”
“你早點把咱重孫給生出來,趁著咱這兩年身體還算健朗,也能多抱著兩年重孫。”
朱元璋說著說著,語氣就有些催促了。
大孫生出的孫子,那可就是整個大明的重長孫。
想到自己還能抱重長孫,朱元璋就再次催促道:“大孫,趕緊的,咱這次給你下道諭旨,一月之內,必須給咱把婚事辦了,咱要抱重長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