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霸道上,不弱於大秦。
在強悍上,和大漢相比。
在昌盛上,要比肩大唐。
在富裕上,與富宋無異。
甚至於在版圖上,也要比成吉思汗所建立蒙元,更加的遼闊寬廣。
這,是怎樣的一種想法。
這,又該是一個怎樣的大明。
這樣的王朝,不說自己,縱觀古今曆代皇帝,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吧?
朱元璋喉嚨滾動,想要說上兩句。
可猶豫遲疑了半晌,已經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看著大孫堅定的眼神,朱元璋沒有任何懷疑,大孫絕對會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夜漸深。
朱英也回了坤寧宮,準備批閱一些奏章後就歇息。
朱元璋坐在乾清宮的院子裡。
看著天上的明月,微微有些出神。
一道清風吹過,劉和拿來外袍給陛下披上。
出神許久的朱元璋,這才堪堪回過神來。
“劉和,你說咱這個皇帝,當得如何。”朱元璋不由隨口問道。
劉和聽著這話,連忙道:“陛下千古一帝,再造中原盛世,百姓愛戴,中外臣服,雄才大略即觀古今也是首屈一指,天下無不為之歌功頌德......”
“行了行了。”朱元璋揮手打斷道。
“你這家夥,真就是問也白問,隻知道拍咱的馬屁。”
劉和聽著,連忙跪地磕首道:“奴婢惶恐。”
“好啦,咱赦你無罪,算了,問你也是白問。”朱元璋擺擺手說道。
劉和這才慢慢直起身子。
朱元璋也不再多說,眼看夜深,現在晚上也不用批太多的奏章,便就準備朝寢宮走去。
剛走兩步,突然一頓。
朱元璋突然笑著反應過來:“咱突然發現,大孫這詩詞歌賦的水準,也還是不錯的嘛。”
再次細細的品味了一番先前大孫的詩詞,隻感覺非常有韻味。
“劉和,筆墨伺候,大孫那書法著實不行,還是咱親自給大孫寫出來。”
自己詩作,朱元璋喜歡讓十二子朱柏來寫。
但大孫的詩詞,朱元璋更想自己來寫。
......
次日早朝過後,整個皇宮都有些沸騰起來了。
在早朝,朱元璋宣布了最新的藩王製度。
這也就是意味著從今天開始,所有藩王的藩地取消,大明疆域之內,不會再有藩國建立。
唯一藩國的冊封,隻有海外。
同時授予藩王組建內廷之權。
為了防止藩王在組建內廷後滯留大明,規定藩王在遞交海外封國的文書後,隻能在大明最長停留三年的時間。
超過這個時間,若是藩王還沒有離開,便取消藩王組建內廷之權,並永久剝奪其權力,不得再次組建。
同時,放棄組建內廷的藩王,可以獲得一份來自於內帑的產業,也可選擇入仕,掌軍亦或其他。
這則昭告一出,目前已經就藩的八位藩王自然沒什麼異議可言。
至於其他的還未就藩的藩王,譬如住在左右順們已經封王的五位親王,就有些難以接受了。
他們還指望著就藩離開京師,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這般一來,可什麼都沒有了。
隻是他們連親衛都沒有,即便有意見又如何,也隻能憋著。
一群十幾歲的少年,頂著親王的名頭,放眼四周,文臣武將們根本不會過多關注。
反而,對於這次的改革的藩王製度,幾乎所有的文武官員都是叫好。
主要還是以朱樉為首的這些早期的藩王,名聲太差了。
藩地的情況,那叫一個混亂。
就算是當地的禦史,也根本沒法對抗。
現在好了,要禍害,就禍害大明之外去。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像是朱棣的話,心裡頭還是比較高興的,下了早朝,就拉著李景隆一起喝酒去。
李景隆無所謂,作為皇親國戚,陛下的親外甥孫,都督府那邊去不去乾係不大。
便就和朱棣一起,來到了燕王府中。
“表叔,恭喜了,這次陛下的改製,想必對於表叔來說,是最為有用的吧。”
“海外封國,那可是真正的國,甚至還授予組建內廷,以表叔的能力,想必定能開創下鼎盛基業。”
李景隆笑著說道。
對於燕王朱棣的很多想法,他算是比較清楚的,在北平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的明顯了。
而在這份上,李景隆也曾不遺餘力的幫助朱棣。
朱棣聽完,也是笑著回道:“能夠到如此境地,對於我等藩王來說,也算是一條路子了,說起來,這還得要感謝太孫殿下,這個法子,便是他提出的。”
李景隆聞言有些詫異,道:“太孫殿下竟有如此膽氣。”
海外封國的想法,其實是很大膽的。
首先就牽扯到大明的大軍,占據下來後,才冊封給藩王鎮守。
這也就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的軍隊,要留在藩國為藩王掌控。
有了大軍的藩王,加上自己的藩國,這幾乎直接就形成軍閥割據了。
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明軍隊打下來的疆土,也當是屬於大明,而不是藩王。
朱棣也有些感歎道:“或許在他的心中,我等藩王所冊封的藩國,是很難對大明造成危險的。如大周分封諸侯,海外遠離大明,如此一來,也能借助我等的力量,徹底的解決倭寇患吧。”
李景隆點點頭。
就目前看來,海外封國對於大明來說,還是很有好處的,唯一的隱患隻是在於後世。
或許某個時候大明垂危,被藩王入主。
不過這些事情,是很久遠之後的事了。
分封製的存在,自始皇一統天下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沒想到今日,大明又將其恢複了。
這很有可能,像是曾經的周朝一般,延續非常長的大明國祚。
“景隆,明年開春出征倭國,便就是到了我再次就藩之時,目前在高麗,道衍已經有二十萬大軍配合而動,父皇這裡,按照我的估計,至少也有四十萬大軍。”
“這般聲勢,倭國那裡無可抵擋,建藩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我知道景隆心中抱負甚大,到時候藩國百待廢興,更兼鎮壓倭人,我希望景隆可以過來幫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