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添的兩個字是“無”和“存”,這幅對聯就成為:門外千竿竹短無,屋內萬卷書長存。
也是因此,七歲神通解縉之名,開始廣為流傳。
直到中了進士後,這件事便成為京師個茶酒樓爭相談論的焦點。
呂氏深知自家孩子的脾性,若是跟他將什麼大道理,或者叮囑不要外傳什麼的,反而容易引起相反的效果。
於是就借助這件事,將朱允炆的注意力轉開。
這般一來,即便是朱允炆被問起,也不會被關注到自己的身上。
“行,這幾天孩兒找個時間,去問問大哥看看可行與否。”
......
“彈劾大孫麾下商會的奏章還有多少,全拿過來。”
華蓋殿中,朱元璋冷冷的說道。
今日在早朝的時候,他就感覺到有些不對勁。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氣氛,雖然很細微,可乾了二十五年皇帝,在這奉天殿中,早朝,午朝,晚朝。
少則一次,多則三次。
已經是召開了上萬次朝會的朱元璋,對於每個細節,已經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而今日的早朝,明顯有些異樣。
果然,下了朝會後,大量的奏章呈上。
這些奏章,並沒有在早朝前過來,而是在早朝後才過來,其中的意思非常明顯。
那就是要避開大孫。
這些奏章,並非是朝堂上的大臣上奏的,而是來源於大明全國各地。
而不同的地方,就能約好了一樣,幾乎所有的奏章,都是在今日呈現。
這就是約好了。
內容大同小異,清一色彈劾群英商會與民爭利,不當得利,違法亂紀,囤貨居奇,投機倒把......
幾乎跟商人有關的罪名,全都給按上了,一些朱元璋自己都從大明律中忘記的,也都給挖出來了。
真可謂是,極為細心。
隨著陛下的吩咐,大量的奏章都被搜集過來,劉和安排著宦官進行清點。
“總共有多少本彈劾大孫商會的奏章。”朱元璋冷冷的問道。
劉和聽著這語氣,就知道現在的陛下,已經是處於盛怒之中了,連忙道:“回稟陛下,總過有八百六十七本。”
朱元璋厲聲道:“好,好,好!”
“咱大明,郡縣共計一千四百二十七座,彈劾咱大孫的奏章,就有八百六十七本,這都已經是過半數了。”
“這天下,還是咱大明的天下嗎!”
“看來大孫的商會,是觸動了不少人的錢袋子,他們開始慌了,他們要集結所有的力量,來對抗咱。”
“那就讓咱看看,你們,到底是有多麼厲害!”
與此同時,坤寧宮中,朱英也得到了不好的消息。
“殿下,先前聯係的那些貴族,突然開始反悔,咱們在大明之外的商會分部,多地遭到打壓。”
“有人已經將群英商會為殿下所掌的事情,傳遍西域,大漠,草原各部。”
“現在外界留言,群英商會便是大明用來打探各部的細作,在域外的買賣,已經受到了很嚴重的乾擾。”
葉月清是第一次,麵色如此焦急的彙報。
顯然這次的事情,出現得非常突然,以至於沒給到任何的反應時間。
尤其是之前聯合各貴族給高麗輸送糧食的事,現在大概率要黃了。
朱英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狠辣,語氣極為平靜的說道:“看來這是有人,不想讓咱們好過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