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關鍵在於,不管是群英商會,還是錦衣衛包括官府在內,都在快速的傳播虞王殿下驅除瘟疫,拯救萬民的故事。
就像是現如今河南地區的茶館裡,早已經有人將其編纂為戲曲了。
......
“好你個道衍,當真是一遇風雲便化龍。”
朱棣看著傳遞來的情報,大聲一喝。
最近沿海的倭寇,突然大規模的減少,讓朱棣懷疑是不是有什麼大的動作,於是派人開始打探。
對於自己曾經麾下道衍去了高麗的事情,他當然是知道。
甚至也認為,道衍這樣的行為,是為了不背叛自己。
現在看來,大概是想錯了。
“殿下,道衍法師末將是真的沒看出來,這也太狠了一些吧,傭兵十五萬,整個高麗才多少人呀。”
朱能驚呼。
姚廣孝和朱棣麾下的諸多大將都是很熟悉的,畢竟曾經是如同軍師般的存在。
隻是就朱能而言,曾經的軍師一下子變成了統帥,這世間的變化,真是極為奇妙。
十五萬大軍什麼概念,就算是現如今燕王殿下,也沒有掌控這般多的軍隊。
張玉在思考過後,卻是突然說道:“高麗那邊的情況,末將也曾經有過耳聞,道衍法師去高麗當了國師,這顯然有些不太正常。”
“高麗再是崇尚我大明,也不至於達到如此程度,想來跟長孫殿下分不開乾係。”
“長孫殿下在高麗,怕是布局很大。十五萬大軍由道衍法師統帥,倒不是末將覺得道衍沒這個能力。”
“隻是道衍法師到高麗去,這才多久的時間。若是末將沒記錯的話,道衍法師這還是第一次去高麗吧。”
張玉的話,讓朱棣沉思起來,很快就反應過來。
道衍率十五萬大軍掃平倭寇的行為,極有可能是自己那大侄子的手筆。
頓時,朱棣的麵色就開始陰沉下來。
“如此說來,本王那大侄子在高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如若本王猜得沒錯的話,必然就是那群英商會吧。”
朱棣分析著說道。對於群英商會其實朱棣一直沒有太過於重視。
在朱棣看來,不過一群商人,沒有太值得要重視的。
不過現在,朱棣已經意識到,這個群英商會,怕是打著商會的幌子,暗地裡實行著其他目的。
朱棣雖然看賤商人,但也很明白,商人的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完全不同。
先秦時期的呂不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棣雖然文化水平不算高,但讀書還是不少。
此刻對於道衍,朱棣心中突然有些五味陳雜起來。
片刻後,朱棣沉聲說道:“傳令下去,整兵出海,準備掃蕩倭寇。”
張玉和朱能對視一眼,低頭抱拳道:“末將遵令。”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倭寇現在很有可能正在大規模集結,支援高麗那邊的戰況去了。
本身倭寇跟倭國官府,有著很深的聯係,或者說在倭國內,倭寇可不是什麼壞的代名詞。
反而,在大明看來的倭寇,回到倭國後,卻是受到倭國百姓的歡呼。
因為倭寇往往是倭國浪人和武士組成,他們在掠奪財富回去後,就相當於倭國的英雄一般。
倭寇是有組織的。
現在高麗那邊的大軍,很明顯對倭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倭國浪人和武士,即便是那些戰敗的,也是有愛國情懷存在。
倭國的民族性,本來也很強。
大明這邊的倭寇在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自發聚集,開始去阻擊高麗大軍。
“這些個老鼠,平日難以抓到,這次定要將你們一鍋端了。”
朱棣冷聲說道。
大海的情況很複雜,倭寇又喜歡躲在那種無名小島上,找起來費勁不說,遇到海上風浪,損失也會很嚴重。
這才是難以防止的地方。
不過堅壁清野的方式,還是讓倭寇幾乎沒撈到好處。
與此同時,高麗王宮。
李成桂正在大發雷霆。
“他怎麼敢這般做,簡直...簡直是不把我放在眼中,這高麗究竟是誰的高麗,還是我高麗人的高麗嘛。”
“好一個國師!好一個群英商會!”
就在半個時辰前,李成桂收到了倭國的傳來的加急文書。
其中便就是質問高麗,為何突然要攻打他們倭國。
而現在的李成桂才知道,新來的國師,竟是如此的瘋狂。
直接要開啟國戰!
才得到消息旳李成桂,整個人都懵逼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