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鶴壽侯張翼轉開話題,曹震連忙跟隨說道:“對,我聽著也是這個意思,如今皇宮應該在長孫殿下的掌控中,不過京師這些衛所,可就不知道了。”穀鉋
“我等這些做臣子的,理應要為殿下分憂才是。”
藍玉聽到這話,也是同意的點點頭,說道:“如此,我等便將京師各衛所巡視一番,一來彰顯長孫殿下的威懾,二來也能借此探尋一番,看是否有何隱患。”
“可不能讓宮外的事情,影響到宮內了。”
這話一出,大家就沒什麼多餘想說的了,便就準備各自行事。
此時,舳艫侯朱壽突然開口說道:“我記得,似乎曹國公跟允炆殿下關係極為不錯吧,甚至算是一同長大。”
“若是會有變故,曹國公那邊定然會有不同尋常的動靜,盯緊曹國公,真要有變化我等也能先行知曉。”
舳艫侯朱壽這話,得到了所有人的讚同。
誰還不知道,允炆殿下跟曹國公李景隆的關係是最好的,李景隆同時也是春和宮的常客,進出無阻。
允炆殿下那邊有變故,肯定離不開李景隆。
朱壽這話,包括藍玉在內都覺得很在理。
有能力競爭皇位的,無非就是燕王和皇孫允炆。
燕王此刻在東南沿海,就不用管了。
剩下的隻有皇孫允炆,目前冊封太孫的事宜,都還沒有被撤銷。
雖說感覺不太可能,但是作為臣子的,這些小事,當然要為主上考慮清楚,容不得半點瑕疵。
“曹國公那邊關乎重大,還是皇親國戚,爾等可能力有未逮,便由本公親自出馬,將其鎮壓吧。”
“其他地方,就交由弟兄們負責了,有任何變故,無須多想,直接出兵鎮壓下來再說,這些事情,本公還是能擔待住的。”
藍玉一錘定音,眾人也琢磨一番,也覺得沒啥問題可言了,便就按此行事。
曹國公府,
李景隆正在家裡研讀兵書。
在這方麵,不得不說,李景隆對於讀書,研習兵法還是很努力的。
他本身的軍事天賦和能力都不低。
至少從擔任曹國公以來,不管是練兵也好,還是負責茶馬互市,都是能夠獨擋一麵,在很多方麵,完全可以說是後起之秀。
這也是為什麼藍玉等人會重視他的緣故。
身為皇親國戚,陛下的親外甥孫,李景隆在很多方麵,都是得到了陛下的照顧。
軍中也有不小的威信。
此刻李景隆,看的正是跟東漢末年有關的書籍。
而東漢末年,也是群星最為璀璨的年代。
“若是能夠生在那個年代,和群雄爭鋒,那該是多麼的暢快呀!”
“當浮一大白!”
李景隆喃喃自語,有些激動的拿起旁邊的酒水,一飲而儘。
“爽!”
“我大明比之三國時期,最為欠缺的就是行軍布陣,不過我大明有著火器之利,比之三國時期又多了許多新的戰法。”
“如何將火器更好的融入到這些戰法中去,才是個中的關鍵。”
“據說火藥司那邊,由長孫殿下指導,有新的火器誕生,謂之火繩槍,比曾經火銃不僅僅威力提升數倍,更是有弩箭之精準。”
“這等利器的使用,必然會開啟新的戰爭洪流,迅速打造出極強的軍隊。”
“我觀長孫殿下在宮中操練將士的方法,和往前極為不同。”
“看上去威武至極,但行軍動作,卻不似如今的打法,尤其是在對戰上,有些看不懂各中厲害。”
“假若全部換上火繩槍,那就感覺完全不一樣。”
“原來長孫殿下心思如此強盛,似要將火繩槍廣布軍中。”
“隻是如此大規模的裝備火繩槍,大軍對戰衝鋒雖說強勢,但也沒這般必要吧,這得耗費多少財力。”
李景隆微微皺眉,仔細深思一番後,靈光閃爍。
“如果,長孫殿下的想法,本來就是小範圍地區作戰呢?隻需數萬人,在火藥充足的情況下,就可輕易滅絕一國。”
“這般來,根據不用擔心動搖大明根基,還能多方作戰,擴充大明疆域。”
想到這裡,李景隆有些感到震撼了。
這樣一來,火繩槍的作用,將會發揮到極致,不管是什麼草原騎兵,還是他國步兵,都難以抵抗裝逼火繩槍的軍隊。
這同時也意味著,大明對於疆域之外的多數地方,很有可能同時作戰。
“這是個機會,這是個天大的機會。”
“我得公爵位,乃繼承父親。自身在軍中也是依仗著皇親的名頭。”
“隻得長孫殿下上位,不,大概無須多久,以火繩槍目前的製造速度,很快就能在軍中廣布,到時候.”
誰能拒絕名留青史的機會呢,誰還沒有遠大的抱負呢。
作為陛下外甥孫,李景隆出生極其富貴,可以說出道即巔峰。
但這不是李景隆想要的,他更想要的,是證明自己,不要活在父親,陛下的陰影下。
彆人說起他李景隆的時候,不再以陛下的外甥孫,岐陽王之子這些類似的稱呼。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語,雖然表麵上沒有什麼,心中很是不爽。
他就是他,他就是李景隆,他不要父輩的功勳,他要自己立下更大的功勳。
在史書裡,留下濃濃的一筆,為此,在所不惜!
就在李景隆慷慨激昂的時候,外麵突然傳來了喧鬨聲。
李景隆眉頭一皺,誰在這個時候打擾他呢。
很快,就有侍衛來報:“涼國公來訪。”
李景隆眉頭皺得更深了,因為即使在院內,他都聽到了刀兵的聲音。
來者不善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