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_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 > 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

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1 / 2)

“大孫的意思是,將這些人,都往大明之外遷移過去?”

朱元璋沉吟問道。

朱英點頭回道:“自是如此。”

“不管是安南,亦或是高麗,甚至是未來的倭國,這些地方的土人,都需要去教化。”

“不管是江南地區,亦或是犯罪違法的讀書人,孫兒覺得都應該給他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且往後藩王去大明之外就藩,身邊也需要文人和商人的輔助,讓他們好生去打理藩國,在孫兒看來也算是他們沒有白讀聖賢書了。”

“對於我大明的名聲,也是個不錯的宣傳。”

流放之刑,自古有之,朱元璋從大孫這裡聽到的,是加大流放的人口。

心下琢磨一番後,朱元璋還是感覺不錯。

首先就是距離問題,不同於之前遷移,還能裝成流民跑回去,這出了大明疆域,可就沒那麼容易回來了。

隨便都是上千裡的路程,不是說靠著沿路乞討就能回歸的。

“名聲啥的,咱也不在乎,不過大孫的這個法子,倒是給了許多人一條活路,也罷,就依大孫的,除了些罪大惡極者,便統統改為流放吧。”

對於大孫的這個提議,朱元璋沒有太大的感覺,直接就應了下來。

唯有朱英知道,當這麼一個就膳時定下的決策,將會對往後的大明,乃至於整個世界,要形成多麼大的影響。

這可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輸出,最主要的,便就是以讀書人為主這些人,將會在大明之外發揮出很難估計的影響。

對於朱英心中的文化輸出路線,是一個重要的伏筆。

建立治安署,治安廳,治安司的政策,分走了知縣,知州,知府手中最為重要的武裝權。

朝廷上,麵對朱元璋下達的諭旨,沒有任何人敢違抗。

但暗地裡,很多官員,

文人,對此心有抵製。

蘇州城。

這裡曾經可謂是大明最為繁榮的地方,但現在,卻顯得有些衰敗了。

經曆過‘洪武驅散’後,蘇州城內很多大族,直接整族都被遷移出去。

便是蘇州最繁華的閶門,現在比之以往,也顯得冷清了許多。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比大明其他地區來說,蘇州依舊繁華。

蘇州知府衙內。

知府楊幼文,同知宋信,通判徐震三人,共聚一堂。

大夥都是去年,洪武二十四年左右上任,也算是同期。

其中楊幼文,是從京師工部司務調任過來。

之前是從九品,到現在的正四品,楊幼文可算是一步登天了。

這也是因為蘇州的特殊。

之所以能夠出現這樣的情況,隻是因為蘇州知府這個職位,過來就任的,基本上十個有八個都死了,剩下兩個,一個流放,一個降職。

在此前二十年間,蘇州知府,已經換了二十八人。

相對來說就是大明剛開國那會換得多一點,例如洪武四年,僅僅一年的時間內,就有四人被相繼換下。

要知道,這可是得加上路上趕路的時間。

也就是說,這四任知府,平均每個人,包括算入走馬上任在內,平均每人也就乾了三月。

四人中,三人賜死,一人降為知縣。

所以才會出現楊幼文這樣的情況。

楊幼文前一任的知府王觀,倒是從十九年乾到了二十四年,足足乾了五年。

這和王觀的出身有關係,畢竟是科舉的舉人。

現在多數的官職,還是以舉薦的形式,相對來說和通過科舉的官員,朱元璋要重視很多。

不過可能也是遭到了當地大戶的腐蝕,下場也沒好到哪裡去。

從去年乾到今年,現在的楊幼文早就心驚膽戰了,夢裡時常驚醒,突然有錦衣衛降臨,將其逮赴京師。

“楊大人,你說朝廷這個命令是啥意思,要在咱們蘇州城裡開一個治安廳,這不是相當於分了大人您的兵權嘛。”

“這些個人,據說還都是從軍裡出來的,往後咱們蘇州城,一州七縣,緝捕之權皆由其掌控了。”

同知宋信有些陰陽怪氣的說道。

作為同知,他分掌地方鹽、糧、捕盜、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軍籍、撫綏民夷等事務。

現在治安廳一過來,捕盜分了出去,倒也不是什麼大事。

關鍵是連著麾下大部分衙役,也都被直接分走了。

這底下沒人,這年頭辦事哪有什麼好辦的,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的事務,他作為同知,必須要跟其協商著來。

這其實還是算不得大事。

最大事在於,治安廳的指揮使,屬於從四品,僅比知府小半品不說,還不屬於知府管轄。

其上官,是對應布政司的治安司。

也就是說,現在的情況是,蘇州府不再是知府一家獨大,武裝力量被徹底分走。

知府再也沒有了抓人的權力,想要抓誰,必須通過治安廳,且抓與不抓,也不是知府說了算,是治安廳的指揮使說了算。

這些,就是朝廷下達文書上,關於治安廳職權的內容。

楊幼文看了一眼宋信,他很清楚,和自己不同,宋信是舉薦過來的,而且暗地裡跟蘇州的一些大戶,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

今天的這次三人碰頭,也是宋信提出來,並且發起的。

這話一出,楊幼文就明白,這是要挑撥自己和新出來的治安廳作對。

“依照宋同知的意思,咱們應該是怎麼辦呢,這可是陛下的諭旨確定的,若是抵抗,往後可沒好日子過。”

“哦,可能連日子都沒得過,宋同知這般是否要跟陛下對著乾呢。”

楊幼文沒有說話,在另一邊的通判徐震,毫不忌諱的直接說道。

很顯然,徐震是跟楊幼文的,不然單憑楊幼文一人,還真不能跟蘇州的這些大戶對著乾。

畢竟,就是衙門的那些衙役,基本上都是蘇州本地人,有些政令下去,下麵的人會不會照著做,可就不知道。

且由於蘇州知府換得太快,很少有知府能夠扶持起相應的對抗勢力,還沒來得及有所動作,就已經被拉下馬了。

宋信聽到這話,立刻說道:“陛下的意思,我等自然是不敢違背的,不過那些丘八,一個個大字不識,懂什麼緝捕抓盜。”

“照我看來,即便是治安廳,也得依托著知府大人,才能把事情辦得圓滿,不然咱們蘇州的老百姓,可不見得會搭理他們。”

“知府大人覺得下官這話,是不是這個理呢。”

宋信有著蘇州大戶撐腰,說話極為硬氣,對於楊幼文還有徐震,並沒有太過於忌憚。

雖說目前這屋子裡,是二對一的局麵。


最新小说: 我穿越成王妃啦 漢末聽雨 我在印度玩紅警 流動小吃攤:食客天天催我快上班 創造相聲小品,我成為娛樂圈校長 我和僵屍有個約會我的年少輕狂 我從遊戲開始,打造科技帝國 我也穿越到1987年了? 逆天師尊:徒弟越強我越無敵 你為白月光守身,我離婚再嫁你哭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