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_大明皇長孫:朱元璋求我稱帝_思兔閱讀 

第111章:奉天承運皇帝(1 / 2)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洪武十五年,皇嫡長孫朱雄英薨逝,下葬孝陵,次夜天地生異象,鬥轉星移,地龍翻滾。

十年後,錦衣衛密報,有一男子長相氣質酷似懿文太子,經查,朱英於十年前,虞王陵寢異變當日,長江河邊被其養父朱大有收留,不記往事。

咱心中疑惑,開虞王陵墓以探究竟,陵墓棺槨因地裂,沿地下暗河至長江。

細查,朱英曾有一布條為憑證,為孝慈高皇後親手所繡。

故真相大白,水落使出,朱英正是咱的大孫朱雄英。

皇嫡長孫朱雄英,咱之長孫,懿文太子長子,仁孝明達,夙德天成,宜即皇帝位。

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輔佐,以福吾民。欽此!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

朱元璋奮筆疾書,一氣嗬成。

旁邊司禮監掌印太監劉和見此,連忙送上玉璽。

朱元璋接過蓋印,仔細看了看聖旨上的內容後,道:

“劉和。”

“臣在。”

“將此遺詔,放置奉天殿龍椅之上,若有何等變故,立即召大孫入宮,掌管宮內諸事。”

“臣遵旨。”

“蔣瓛。”

“臣在。”

“此事前後你極為仔細,咱也相信你,若是有何等變故,著錦衣衛司管皇宮,護佑咱大孫,登臨皇帝位。”

“臣遵旨。”

將這些事情全部辦理好後,朱元璋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其實對於大孫的安排,也就兩三月的時間,想來就差不多了。

這是必然的過程。

即使當初朱英未出現的時候,朱元璋對藍玉等人起了殺心,也得謀劃大半年,直到年後二月。

感覺可以行事的時候,這才動手。

區區一個藍玉都要如此,更何況皇位繼承,再怎麼謹慎的都不為過。

朱元璋之所以立下這份遺詔,隻是因為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尤其在見過湯和之後。

湯和比他大上幾歲,突然就中風,口不能言,手不能動。

人便是這般,越是擔心,越是容易胡思亂想。

所以朱元璋寫下遺詔,就相當於給朱英先上一份保險。

真要是有什麼變故發生,不至於全然無措。

朝堂裡還是有一些忠臣的,加上蔣瓛錦衣衛的協助,登臨即位不難。

便是有些危難,想必以大孫的手段,最終也能製服。

想到這裡,朱元璋再下一道諭旨:

“傳詔孝陵衛指揮使,若是皇宮有所變故,則令孝陵衛下山入宮,護佑咱大孫登基。”

劉和聞言,連忙道:“臣遵旨。”

以目前孝陵衛的軍力,在整個大明百萬大軍精銳中,都可排前列。

之所以傳孝陵衛過來,最為主要的是,挖掘陵寢的事情,可佐證大孫的身份。

思索了一會,朱元璋感覺在安排上大致差不多了,便開始批閱奏章。

.......

四川布政司,建昌府府衙內。

藍玉,其子藍鬨兒,藍太平。

都督聶緯、徐司馬、瞿能等人,於大堂中商議軍事。

“涼國公果然威風,隻是剛剛抵達罕東,叛軍就聞風而逃,末將敬涼國公一杯。”

下首,四川都指揮使瞿能,起身端起酒杯,對著藍玉說道,而後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同飲。”藍玉豪邁說道,也在木案上的酒杯端起,一共飲儘。

四月初一,藍玉出征罕東的第二天,四川建昌衛指揮使月魯帖木兒起兵造反。

月魯帖木兒手下叛軍人數上萬,對大明在整個大涼山地區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朱元璋在下令四川都司迅速平叛的同時,還急召正在征討罕東的涼國公藍玉緊急南下,務必要將叛軍一網打儘。

參與這次叛亂造反的除了月魯帖木兒外,還包括蒙古、西番等部落,叛亂波及至了西昌、德昌、會理、鹽源等地。

建昌南接雲南省,東連烏蒙,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對於大明如今的軍隊來說,月魯帖木兒隻能算是一群烏合之眾。

當時月魯帖木兒率領了一萬多人攻打建昌衛,新任建昌衛指揮使安的,不但沒有據城而守,直接大開城門。

八百騎兵精銳出擊,加上火器的威力,瞬間大破月擼帖木兒的烏合之眾,殺得人仰馬翻,如果不是騎兵太少,恐怕這一波就能把月魯帖木兒給滅了。

建昌衛啃不下,月魯帖木兒掉頭直奔蘇州衛而去。

蘇州衛指揮僉事魯毅采取了和建昌衛指揮使安的同樣的打法,直接開城門,上騎兵,迎頭痛擊。

麵對明軍的凶悍打擊,月魯帖木兒再次敗退而走。

由於當時藍玉遠在甘肅,因此朱元璋下令藍玉的老部下聶緯為總兵官,徐司馬為左副總兵,率陝西步騎南下。

四川都指揮使瞿能為右副總兵,率所部兵馬隨同平叛。等藍玉趕到之後,所有部隊統一受涼國公指揮。

在大軍趕到之前,瞿能率領的四川本地軍隊,已經搶先逼近了月魯帖木兒的老巢柏興州。

月魯帖木兒不敢於明軍決戰,使出詐降計擺了瞿能一道,趁機逃脫。

此時,正是藍玉抵達建昌,諸軍彙集之時。

瞿能的失誤朱元璋沒有追究,而是讓其戴罪立功。

所以現在瞿能彆的想法也沒有,就是想跟著藍玉混點功勞,好將功贖罪。



最新小说: 年代之被換親後我選擇發瘋! 全民領主:從零打造不朽神國 林凡陳曉瑩 大秦:開局殺戮係統 蓋世強者 誰愛誰痛誰傷 丁潔宋子鳴 玄門奶包被讀心全家殺瘋了鳳天星雲冉卿雲冉升小說最新章節免費閱讀 鳳天星雲冉卿雲冉升玄門奶包被讀心全家殺瘋了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艾澤拉斯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