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開始了對槨板的拆除。
經過短暫的商議,決定集中力量打大仗,先從文帝的棺槨下手。
陳老大和陳多餘一人拿了一把扁鏟,沿著槨板的縫隙開始破拆,我和張文傑分彆拿著撬棍,配合他們兩個。
南北朝時期雖然實行薄葬,隻有一層槨,但槨板很厚,目測在三十公分左右,一塊就重達上千斤,要想輕易的拆除也絕非易事。
大概一個多小時後,頂部槨板周圍已經被撬出了一道縫隙,木橛子被砸了進去。
木橛子是用棗木製作的楔子,棗木屬於雜木,木質非常堅硬,這是陰陽子老前輩在豐富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陳老大和陳老三在一側,我和張文傑在另一側,兩個人用鐵錘把木橛子往裡砸,兩個人同時用撬棍撬彆。
“吱嘎!”一聲。
力量卸掉,槨板脫落,四個人合力將槨板推開,在一股腐敗變質的發黴的氣味中,一口棗紅色的棺材顯露了出來,上麵描龍畫鳳,透著一股子邪性。
棺與槨的夾層全都是陪葬品,與我們在右耳室大小的大同小異,不過金銀器更多,個個做工精美,品相完好。
“這鍋肉夠吃了,可以過個好年了。”
陳多餘興奮不已,立刻就開始了打包。
我和張文傑把陪葬品往外拿,陳老大和陳多餘負責打包,“刺啦刺啦”扯動保鮮膜的聲音不絕於耳。
整個過程,張文傑都很平靜,甚至有些失落,我知道他心裡隻想著一樣東西,那就是範縝所著的《神滅論》。
不過,直到最後一件陪葬品被裝進編織袋子,也沒有找到《神滅論》。
我說道“會不會瓤子隨身帶著呢?”
瓤子就是棺材瓤子,說的是裡麵的人,這裡當然是指西魏文帝元寶炬了。
“很有這個可能,打開看看。”
張文傑死死的盯著棗紅色棺材,一副不找到《神滅論》誓不罷休的架勢。
陳多餘嘴裡叼著繩子,一邊紮緊編織袋,一邊說道“一本破書,能值幾個錢?”
眼前的棺材製作精良,顏色豔麗,工藝考究,曆經將近1500年完好無缺,渾然一體,圍著棺槨轉了好幾圈,沒有任何縫隙,匕首根本插不進去。
這時,對講機裡傳來了丁老頭的聲音,說村子裡陸陸續續亮燈了,還聽見了羊叫聲,讓我們準備上去。
棺是墓主的棲身之所,屍體、織物腐爛也會有毒氣,需要通風換氣,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將其打開,要不然明天早上就算開棺也無濟於事。
陳多餘的宗旨是蠻力能解決的事情,絕對不動腦子,拿著扁鏟一頓突突,又用撬棍轉著圈的撬彆。
棺蓋無論從尺寸和用料上來說都要比槨板小很多,陳家兄弟一通操作以後,就聽“嘎吱”一聲,棺蓋還真就鬆動了。
交換了一下眼神,每個人都很興奮,同時也有一絲緊張。
棺蓋被緩緩撬起,卻發生了一件極其詭異的事情,“啪”的一聲,棺蓋再次合上,裡麵好像有一股神秘力量在與我們較勁。
“不對勁,好像是個活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