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側耳細聽,果然傳來了一陣腳步聲,這可是漢代的古墓葬,距今已經兩千多年了,怎麼會有腳步聲?
整個人當時就麻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管他是人是鬼,先來一攮子再說。
不由分說,我拔出匕首轉身就刺了出去。
定睛一看,對方竟然是張玲,情急之下,急忙收手,但為時已晚,心道一聲不好,要壞。
“光廷,你乾什麼?”
張玲猛然側身躲過了一劫,心有餘悸的說道:“好家夥,手還挺黑,要不是我躲得快,直接就被你給切了。”
我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說道:“玲姐,怎麼是你?”
張玲婆娑著劇烈起伏的胸膛,後怕道:“我不放心,下來看看。”
又是一個人影閃動,畢超也從盜洞鑽了進來。
我問道:“你們兩個都來了,小靜呢?”
張玲帶著一絲醋意說:“放心,你的心上人好著呢,她腳凍傷了,行動不便,就留在上麵放風。”
我點了點頭:“也好,這裡隻有一個出口,萬一要是出點事情,可就真得砸鍋了。”
對講機紅燈一亮,石靜霞說道:“八郎,小心。”
“知道了,你自己也小心。”
收起對講機,我問道:“玲姐,這裡好奇怪啊,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張玲沒有急著回答我,皺著眉頭四處看了看,也是連連搖頭。
突然,她不知想起了什麼,立刻來了精神,興奮的對大家說道:“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黃腸題湊?”
聽了張玲的話,我如遭雷擊,急忙蹲下身子,用匕首刮了刮地上的泥土,是青膏泥。
瞬間我就想起了《萬墓迷蹤》裡麵的記載。
黃腸題湊,提起這四個字,可謂如雷貫耳,是西漢帝王陵寢槨室,經朝廷特賜,個彆勳臣貴戚也可使用,初見於《漢書.霍光傳》中。
一直以來,由於缺少實物,能夠目睹黃腸題湊真容,成為了無數考古工作者,以及盜墓賊的一生追求。
爺爺親筆手書,1970年初,他與南派一個盜墓團夥合作,在江蘇省高郵市天山鎮神居山附近盜掘一個西漢古墓葬,在裡麵發現了黃腸題湊。
爺爺支鍋一輩子,也是第一次看見黃腸題湊,饒是他見多識廣,經驗豐富,也有點老虎吃天,無處下爪的感覺。
不過,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發現了兩個盜洞,但他們又是不幸的,因為裡麵的陪葬品已經被洗劫一空。
即使這樣,爺爺一夥人還是在淤泥當中找到了不少無論從規格還是品相來說,都屬上乘的陪葬品。
《萬墓迷蹤》當中有一段話,用筆沉重,濃墨重彩,甚至有些發抖,我想爺爺在寫下這段話的說道內心一定是起坐不能平,激動萬分的。
爺爺如是寫道:此次支鍋,雖未收獲頗豐,但能一睹黃腸題湊之風采,也算不虛此行。
他甚至感慨,若不計財物,單就墓葬規格來說,這一生其他的鍋都白支了。
1979年,那座西漢古墓被考古發掘,據說光是土方開挖就花費了十一個月,累計開挖土方量達十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