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把我的思緒一下子又引到了昭君出塞的事情上來。
昭君墓,又稱“青塚”,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墓陵坐落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裡大黑河南岸。
夯築而成,墓體狀如覆鬥,高達33米,底麵積約1300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
不過,由於沒有進行考古發掘,真實性有待考證。
有人推斷青塚為漢代烽火台,有人說是昭君的衣冠塚,也有人說王昭君死後,附近的人用衣服包裹泥土前來送路,一點一點堆積起來的,更有甚者說王昭君路經此處,旅途勞累,鞋裡都是沙土,就脫了鞋把沙土倒了出來,才有了今天的青塚。
這些說法,真實性無從考證,而且除青塚外,大青山南麓還有十幾個昭君墓。
正如曆史學家翦伯讚說的那樣,王昭君到底埋葬在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昭君墓。
不難看出,這些昭君墓的出現,反映了內蒙古各族人民對王昭君這個人物有極大的好感,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鄉。
想起了一件事,我突然就想笑。
有一次爺爺給我講了一個笑話,他年輕的時候參加過一次床交會,就是大家都聚在一個旅館或者酒店裡頭,把攜帶的菜品端上桌。
當然,這裡所說的桌子指的就是床鋪了。
等菜品上桌以後,大家就各個房間串門進行交易。
在那次床交會上,爺爺遇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同行。
他和一個北派的東北人,還有一個南派的江蘇人聊天。
當時也是年輕,又喝了點酒,大家都開始表演傳統節目,吹起了牛皮。
爺爺說當年西京城差一票就成了首都,結果東北那個人不願意,急頭白臉的說是長春差一票就成了首都。
這下南派的不高興了,紅臉漲脖的說長春算個屁,應該是南京差一票就成首都了。
這話可不是我杜光庭說的,是那個南派的前輩說的,冤有頭債有主,找他去。
東北人性格直爽,能動手絕對不吵吵,江蘇同行也不是好惹的,雙方直接就打起來了。
鼻大炮的cpu已經卡頓了,使勁搓了一把臉。
“絕了,我真服了你們了,又開始學術討論了,直接打開棺材,驗一下瓤子的真身不就行了。”
這家夥雖然虎頭虎腦,甚至有點二啦吧唧,但是一直目標明確,那就是一切向錢看。
接著往前走,前麵出現了一個小門,這讓我們都很興奮,以為是通往了裡麵。
林滄海顯得很冷靜,淡淡的說道:“還早著呢?這裡是外槨,還有中槨、內槨,最後才是墓主人的棺材。”
鼻大炮加快腳步走了進去,用頭燈四下裡一掃,轉身對眾人說:“沒路了。”
果不其然,我們進入了一個類似於小房間的地方,地方不大,但是陳設布局十分奇特。
裡麵有一個半圓形的長坑,大約有兩米長,深一米左右,內部鋪設了木板,木板的接縫處已經有些空鼓起邊。
旁邊擺放著幾件青銅器,鼻大炮拿起一件翻來覆去看看了看。
“沒有銘文,吃著沒味,扔了可惜。”
我說道:“那叫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管他呢。”
鼻大炮將那東西小心的放在一旁:“回去如果方便的話就帶上,不方便就算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