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腸子都悔青了,無奈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皇帝豈能失信於天下,隻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吞。
真相大白,皇帝龍顏大怒,一道聖旨將宮廷畫師毛延壽的腦袋給砍了。
西漢音樂家李延年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這正是劉奭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漢元帝中了情毒不能自拔,為王昭君建造了這座衣冠塚,還把自己陵寢的棺材本都給搭上了。
“我國古代曆朝曆代都深受遊牧民族襲擾,不勝其煩,和親是常有之事。”
林滄海歎了口氣,接著說道:“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不信邪,對匈奴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期間更是湧現出了衛青霍去病等鼎鼎大名的曆史人物,不過……”
我問道:“不過什麼?”
“不過,或許漢武帝劉徹肯定沒有想到,他的玄孫漢元帝劉奭沒有他的氣魄與膽量,再次撿起了和親的魔法杖,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啊。”
到了宋代,變法達人王安石對這段曆史有不同見解,並寫了一首《明妃曲》,為毛延壽平反正名,原文摘錄如下: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儘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隻有年年鴻雁飛……”
需要指出的是,到了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王昭君被稱為明妃。
抵達匈奴後,王昭君被稱為寧胡閼氏建始二年,即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去世,王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
遊牧民族實行的是收繼婚製,於是王昭君又嫁給了呼韓邪單於的長子複株累單於,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並育有二女。
鴻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年,複株累單於去世,兩年之後,王昭君病逝,終年三十三歲。
2000多年後的今天,民智開化,人們對於這段曆史有了更多見解,有給漢元帝劉奭洗白的,也有陰謀論者說昭君出塞是美人心計。
各種論調莫衷一是,請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這時,鼻大炮已經將陪葬品打包完畢。
“行了,差不多了,咱們出去吧。”
“等等。”
林滄海轉而看向我說:“昭君的形象深入人心,還是把木頭人重新入殮一下吧。”
最後,我們留下了幾樣陪葬品,算是仁至義儘了。
對此,鼻大炮有些不情不願,牢騷了一句。
“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這話幸虧沒讓林滄海聽見,要不然非把鼻大炮的皮給剝了。
林滄海提起了帆布提包。
鼻大炮抓住封了口的編織袋子對我說:“哥,搭把手,給我放到肩膀上。”
他一手攥著封口,我彎腰抓住兩個角,一使勁把編織袋子翻到了他肩膀上。
鼻大炮顛了兩下說:“可以了。”
我自己我扛著一個鼓鼓囊囊的編織袋子。
三個人滿載而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