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程春丫並不是做生意的料,她隻是趕在了好時候,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所以想成為什麼首富是不可能的,但成為包租婆還是沒問題的。
在四十歲的時候,程春丫就成為了實打實的包租婆。
至於原卓遠,原卓遠在大學的時候因為優秀的成績成為了一名黨員。
而在後來畢業後,也選擇了從政。
這隻能說趕在好時候啊!
不然像原卓遠這種沒有後台,沒有根基的農村人想通過讀書從政,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在原卓遠四十五歲的時候,被調回老家的縣裡成為一名縣長,立誌要為老家脫貧致富。
當然,原卓遠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在他的帶領之下,老家這個地方的日子確實一年比一年好。
而也是在原卓遠五十二歲的時候,原洪濤找上門了。
要說原洪濤這個人還真是有點腦子。
趁改革開放之風,就離開了農村下海經商。
現在的他挺經常出現在各種新聞報道的,畢竟一個成功的商人總是免不了成為被采訪的對象。
原洪濤這次找上門來,主要還是為了兩個孩子。
現在早就跟以前不一樣了,所以他當然想認回兩個兒子,不然他打拚下來的家業難道要便宜給彆人。
沒錯,原洪濤沒有再結婚,因為始終忘不了程春丫的原因,再加上和穆思敏結婚那幾年簡直就是在受罪,所以就懶得再結婚。
至於他和穆思敏的女兒。
雖然也疼女兒,但他們這輩人那種根深蒂固的思想,自然認為家業得留給兒子。
女兒再怎麼疼,始終是要嫁人的,多陪點嫁妝就不錯了,怎麼可能把家業留給女兒。
對於原洪濤的再次出現,這次原卓遠和程春丫沒有瞞著兩個孩子。
畢竟兩個孩子現在也都已經結婚生子了,有些事情應該讓兩個孩子自己去做主,他們不能再替兩個孩子做主什麼。
當然如果可以的話,原卓遠和程春丫自然不想讓兩個孩子知道他們的身世。
可他們也清楚,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時候了,他們要是不同意讓原洪濤見兩個孩子,原洪濤自然會獨自去找兩個孩子。
所以還能怎麼著?以其被動,還不如主動告訴兩個孩子的身世。
孝俊和孝銘從小就是聰明的孩子,孝俊長大後在部隊當空軍,後來更是娶了首長的女兒,可以說前程似錦,隻要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以後的成就自然是耀眼的。
至於孝銘,也不知道是不是遺傳了原洪濤,倒是個生意的料。
大學畢業之後和同學開了間外貿公司,現在已經是有好幾億身價的人。
雖然肯定是比不上原洪濤現在的成就,但彆忘了,孝銘還年輕呢?
所以這以後的事情誰說得準。
對於忽然出現的親爹,孝俊和孝銘當然是接受不了的。
不過到底已經是成年人了,而且也都已經當爹了,因此就算接受不了,倒也沒有失控就是了。
當然,想讓他們接受原洪濤這個親生父親肯定是不可能的。
他們心裡隻有一個爹,那就是原卓遠。
因此兄弟倆決定不認原洪濤,最多隻能把他當成隔代堂叔走動。
至於原洪濤的家業,兄弟倆也是一點想法都沒有。
既然不認親爹,那自然就不可能接受巨額的家產。
原洪濤說不傷心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他也能理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