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玲瓏側過身,一指那房間的飯桌,夥計便走進了房間。
夥計一邊擺放菜盤碗筷,隨跟在夥計身邊的水玲瓏問道:“你們還有空房沒有呀?”
“明天才會有,都占滿了。真是對不住幾位了。”
“明天我們都走了,要空房又有什麼用!”水玲瓏抱怨了一句。
劉永銘對夥計問道:“最近是不是有很多人住店?都是去榆林的麼?”
“這位公子真是好眼力呀!許久前朝廷那裡就傳出了要開榷場的事情,最近傳來消息說是已經在建了,許多商賈聞訊都趕來探路,好方便以後做生意。幾位也是來做生意的吧?”
劉永銘笑道:“那是自然。”
“榷場要開設還早得很呢,要不幾位在此多留幾日?”
劉永銘看看那崔珚琇,問道:“你們這裡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沒有?”
夥計興致勃勃地說道:“你們要是早一天到或是晚一天到,都沒什麼好玩的。小小縣城,又破又爛,哪裡有省城好玩,就連青樓裡的姑娘都是歪瓜裂棗的。你們來的就那麼剛好!我們這裡就今天夜裡熱鬨!”
劉永銘好奇地問道:“這話怎麼說的?”
夥計笑著說:“明天就是夏至日呀。夏吃春餅冬吃糍。今天夜裡呀,是要做春餅的,明天好開賣!”
春餅即是春卷。
宋朝以前,凡一切可以夾著東西吃的食物大多都稱為餅。
其中也包括類似饅頭樣式可以往裡頭塞配菜的食物,電視劇水滸傳中的飲餅即是此類饅頭。
一來春餅是節日食品,與月餅一樣,過了那幾天幾乎就沒人吃了。
二來百姓也沒辦法天天都能吃到白麵做的食物。
做為一年就隻吃這一次的春餅,也就賣個應季的這兩三天。
會做春餅的人在這夏至日到來的前一天夜裡就要開始趕工忙活,好在明天夏至日開賣。
劉永銘對夥計笑問道:“我是長安人,長安城那裡即使不是夏至也有人吃春餅,這又有什麼好看的?”
夥計笑著說道:“我們這裡夏至是要祭祖的。”
“長安城也一樣是要祭的。即使是皇帝,也得去給祖先上個香。沒什麼好奇怪的吧?”
“我們不隻祭自己的祖宗,還得祭農祖呢!得供上春餅、粽子、麵條三大碗!有些大富人家為顯自己富貴,就把春餅往大了做!春餅越大說明家業越大。去年李家就做了個大春餅,你猜有多大?二十斤的麵就作一張餅呀!”
古時粽子在關中並不是隻有端午才吃,關中的習俗裡夏至不僅有春餅吃,還有粽子、麵條等等。
劉永銘笑道:“那麼大的麵皮都能包一隻豬進去了吧?”
“哈哈哈,誰說不是呢!主要還不是裡麵餡的問題,而是那麼大一張餅可不是用擀麵杖擀出來的!那可是麵糊做成的餅!這麼大的餅,這邊還沒攤上麵糊呢,那一邊可就已經焦了,你說這要不要手藝?”
“這倒是興奇得很!我倒是想去看看!”
“隔壁新來的那幾名商賈也是這麼說的!就在城隍廟場外,您有空去看看,也買點我們這裡的小玩意,就當作賞我們中部人一口吃的了。”
夥計順帶還推銷了一下本地的產物,想來他有什麼親戚在那裡擺攤。
劉永銘扔出了一枚銀豆,笑了笑說:“沒什麼事就退下了,我們要吃飯了。”
“是是是,小人晚一些來收碗快。您有什麼吩咐就儘算與小人說。哦,馬車已經在修了,沒什麼大毛病,就是輻條鬆了幾根,木匠正在修呢。”..
夥計說了一通話,最後千恩萬謝地出了客房的門,並且在外麵恭敬地關上了。
劉永銘走到窗戶邊,打開窗戶看了看天色,然後又馬上將它關了起來。
他走回桌邊坐下,說道:“吃飯吧!吃完了瓏兒與爺我出門走走看看,琇兒不舒服,就留下來看行李,也好休息一下。”
崔珚琇連忙從床上下來,、說:“爺,我也想跟你出去看看。”
“你要多休息,休息好了明天我們才好趕路呢!”
水玲瓏卻對劉永銘不滿地說:“出門在外,小心為上。能不參和彆的事情就彆參和了!”
“出來都出來了,不見見世麵,與沒出來有什麼兩樣!”
“你一個王爺,還有什麼世麵沒見過?”
“不是享受榮華就是世麵,醫識百草、農知天時,這都是世麵!”
劉永銘調笑著招呼大家早點把吃飯吃了早點出門玩一玩。
幾人吃完了飯,劉永銘便趕著水玲瓏快點出門。
水玲瓏的嘴上是很不情願,但出門前卻照了把鏡子。
要不是男裝打扮,她甚至還想在臉上撲點粉。
二人出了客棧,可大街上那裡有長安城夜市的錦繡繁華、車水馬龍。
街道上靜得實在是太過於可怕。
要不是出來之前問過客棧夥計,隻有城隍廟前的那一片地會熱鬨,水玲瓏便打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