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華苦笑一聲:“若非跟從了袁部堂,想來也沒有我的今日?”
“這話如何說的?“
趙振華說道:“臣因為姓趙,隴南趙家之趙,吏部那一邊其實根本就沒想過讓我當官。是有人從中相助找了吏部程天官,說是願意與程天官合作一起對抗太子黨,條件便就是讓我入仕。我自進了工部,袁部堂便對我時時照看,這才有了我的高升,知遇之恩實不敢相忘。”
劉永銘冷笑一聲,說道:“父皇唯才是用,即使沒有袁魁,你隻要步入仕途,以你之才,父皇必會有所重用!趙氏?那件事情早過去多久了,而且還是太祖年間之事。父皇不會在意你趙家出身的!”
趙振華臉上的表情顯示出一些異樣,他好像並不相信劉永銘所說。
劉永銘接著說道:“知遇之恩?嗬嗬,真正看中你才華,讓你當官的是皇上,不隻是他袁魁。父皇對你的恩德你視而不見,卻與他人合謀來害皇上!”
趙振華馬上解釋道:“起初我隻以為袁部堂隻是要與曹相相爭,實未想其矛竟會指向皇上!六爺明鑒,我非那種……”
“行了行了!你挺聰明的一個人呀,就沒想過袁魁行此大逆之舉,你也會被牽連進去?即使袁魁成功了,你又能得到什麼好呢?正如袁魁所說的,無非是換一個皇帝,他做上內閣。可你又能做到哪個位置上呢?以你之才,在官場熬個幾十年,這個工部尚書之位也遲早是你的呀!就為了他給你的那點錢?就為了他能讓你早一些入仕?笑話!”..
趙振華應道:“非是如此。袁部堂雖有周濟於我,但也隻是幾十兩幾十兩得給。倒是夏彷那裡他給得多。”
“嗬!他連銀子都舍不得給你,你還為他這般賣命?知遇之恩是要報,但他對你也不算是知遇之恩呀!他那是拉著你一起跳火坑呢!”
趙振華卻是應道:“非隻是如此,而是……此家事爾。袁部堂答應過我,幫我找到家人。袁部堂之智非常人所能度之,想來對我有所益,故而……。”
“找家人?是呀,你這麼一說,本王想起來了。本王第一次見你這時,總覺得你似有難言之隱。是你家裡有什麼人失蹤了麼?”
趙振華歎了一聲,言道:“家母與義妹失蹤許多年了。”
“嗯?”劉永銘疑了一下,問道:“你祖上是齊國過來的?你不是隴南趙家的嗎?”
劉永銘第一反應是懷疑趙振華是從齊國過來的那一批人。
當初崔素投漢,帶來了近千戶的人家,那些人來漢國之後,有一些被安置在了洛陽,還有一此被安置了商洛,一小部份才被送往長安。
劉永銘是懷疑趙振華的生母是被葉連枝所拐賣的那一批人。
趙振華言道:“非也。祖上……祖上實不知是哪裡來的,家中並無祖譜可查。”
“不是隴南趙家麼?即是家世有疑?那你三代履曆怎麼寫的?”
趙振華言道:“這事……這事犯官也說不太清楚。”
“把你知道的說一說。特彆是關於那本書的。”
趙振華言道:“犯官其實並不姓趙,而是隨的母姓,本家應該是姓葉。”
“姓葉?隨的母姓?”
“其實我之生母……亦是不知姓氏。”
“什麼?怎麼這麼亂?”
趙振華說道:“我祖上不知是從何處而來,原本定居於開封,後生下二男。家父年長,隨一位神醫學醫,後來那神醫進宮做了禦醫,他也曾跟隨在身邊幫忙。我還有一堂叔,後遷至曆城,不過家母失蹤以後,我亦是不知其去處了……”
“等等!等等!等等!”
劉永銘連忙叫停了趙振華,他隻覺得趙振華所說的這些事情十分耳熟。
他擠著眼角,試探性地問道:“你爹……他不會是叫葉連株吧?”
趙振華一驚,連忙問道:“六爺何以知之?”
劉永銘都有些無語了,他認真得問道:“你、你爹真叫葉連株?”
“是呀!”
“你還有一個妹妹是不是?”
“是呀,剛剛犯官說過了,她也失蹤了。”
劉永銘又問:“她不是失蹤,而是被人帶走,還沒出城呢,人就走失了?”
“是呀!”趙振華連連點頭:“六爺如何會知道的如些清楚?”
劉永銘搖頭歎了一聲:“怎麼又全擠一塊來了!這事……你怎麼會姓趙的?”
趙振華連忙說道:“家母姓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