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愛卿皆是朕的長輩,朕也不怕醜態百出了,朕就直說吧,朕需要人才,需要錢財啊。”
劉辯抹了抹眼角的淚花說道。
話音一落,原本的君臣氣氛,一瞬間降到了冰點,兩個老頭都開始間歇性的沉默了。
“媽的,談感情都是影帝,談錢都是小氣鬼!”
劉辯沒好氣地在心中暗罵一句。見兩人不說話,他也不說話,就那麼僵持著
一刻後,劉辯有些生氣了。
“罷了,為難兩位了,兩位還是去幽州述職吧。”
劉辯擺了擺手,此刻張讓恰好進來了。
這老人精,早就準備好了晚膳,隻是一直在殿外苟著,等待合適的時機。
一聽文臣吃癟,立刻站了出來,“臣或可幫助陛下。”
“哦?”
“人才之事,臣不敢置喙,但是臣受先帝恩寵,願帶頭出些錢財,以解陛下燃眉之急。”
劉辯見張讓如此懂事,十分開心地點了點頭。
而那兩老頭,一聽要去幽州,又被張讓這小人奪了討價還價的餘地,此刻他們隻能咬碎牙齒往肚子裡咽了。
“臣自然願為陛下分憂,隻是不知這錢財要用於何處?”王允率先發問。
“朕聽光武帝祖爺爺夢中所說,我朝曆來沿用的察舉製不甚完善,或可借鑒先秦時,齊國的稷下學宮,為朝廷廣納天下之才。”
劉辯此言極為巧妙,若這是他自己的想法,兩老頭自然可以用違反祖製,亂局宜靜不宜動等經典“屠龍術”來應對。
可劉辯卻用光武帝的名頭說出此話,一時間兩老頭頓感他不按套路出牌,有些無法應對。
“陛下…若果真是光武先帝所言……”
“你不信朕?”
“臣不敢!”
劉辯冷哼一聲,“不妨與你們直說,朝堂之上,為官者皆是世家大族子弟,是否真的堪用,你們不知道嗎?”
“讓你們參與此事,便是希望你們帶頭做表率,一是側麵解除了先帝時對士人的禁令,二是讓天下普通學子有那出頭的機會!”
“臣……”
“閉嘴!朕來教你們!世族大家固然重要,但寒門學子就沒真材實料了?若是朕不給他們出頭的機會,他們會去往何處?”
“這……”
倆老頭冷汗直流,隻等聽劉辯的訓示。
“會去叛軍處!會去黃巾處!會去異族處!你們現在心中是不是想著祖宗舊製?世族利益?”
“朕告訴你們!時代在變化,製度也要跟著改變!”
“世族利益算什麼?朕在,大漢在!世族尚存,若朕不在!大漢不在!新的王朝會有新的世族!你們敢打包票能登上新朝大船?”
劉辯一連串妙語連珠,說得自己氣喘籲籲,張讓一臉敬佩地奉上了茶湯。
兩個老頭雖然學識淵博,卻也不知如何應對劉辯的說辭。
若是不知如何應對也就罷了,沉默是金就好,但詭異的就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竟覺得劉辯說得有理。
王允此刻汗水已經沁透了背心,思索片刻,立刻拉著蔡邕一起叩拜。
“張常侍既然願出資,我和蔡大人自然會鼎力相助的!”
張讓聞言,眼皮一跳,但看著劉辯清澈的目光,也隻好答應了下來。
“讓啊,上菜,你也同吃!”
劉辯拉來了跪墊,坐在了地上。
張讓則是讓人抬出了桌子,桌上菜色簡單,隻有蔬菜和肉湯而已,讓兩老頭不住的稱讚劉辯節儉。
一頓飯過後,兩老頭拉著手,領了密詔,愉快地走出了太廟,獨獨張讓,冷汗直冒,不敢動彈。
“讓啊,朕可是在舅舅麵前作保的,但是刺殺大將軍一事,哪是那麼好了結的?”
“朕讓你供出同黨,不是騙你認罪,而是要保你獨大你能明白嗎?”
劉辯把玩著玉璽說道。
“可……可是。”
“哎,你若不願,便帶著其餘常侍速速離京吧,我看幽州不錯,地廣人稀很適合養老。”
劉辯說完,張讓老臉一抽,他同文官一樣害怕被外放,一旦離京,他們就是無法自保的肥羊。
“朕告訴你便是舅舅不動手,他手下的西園校尉們為了功勞也會逼他動手,朕可壓不了多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