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渤海王與董太後被董賊挾持逃回西涼了。”
王越有些難以啟齒,畢竟此戰的目的就是奪回渤海王,打消叛軍起兵的名義。
“老師莫要自責,董賊若是逃往西涼的話,應該會被文遠截住的。”
劉辯出言安撫道。
“陛下,聽聞子龍被呂布那廝奪了馬匹,臣恰好在西涼軍中發現了一匹好馬,臣願向陛下求恩。”童淵湊到了劉辯身邊,跪下說道。
“老師何須如此,朕看子龍武藝不遜色呂布,隻是戰陣經驗有所欠缺罷了,馬匹一事就交給老師了。”劉辯立刻將他扶了起來,笑著說道。
聊完正事,各部司馬開始統計此戰傷亡人數,以及收獲的物資。
劉辯陣中以西園軍士陣亡為主,一萬前軍,死傷了近千人,而劉辯自己的親軍,由於都是新兵,對戰精銳的陷陣營,饒是得了偷襲的優勢,也死傷了近三百人。
雖然傷亡不低,但這一仗的收獲也不少,戰場上的傷馬可以作為種馬養育,而輕傷的馬匹經過馬夫的養育和調教後,很快便能重新投入戰場。
至於糧草、兵器之類的物資,也是劉辯此刻稀缺的東西,在這個時代下,蝗災一來,即便有諸多防治手段,收成還是會有所削減的。
“陣亡將士的撫恤一定要按時送達,此外重傷者分為可務農與不可務農的,可務農者發回上洛,參與屯田,不可務農者讓他們去京兆尹府衙報到,參與捕蟲與曬蟲事宜。”
“諸將,此戰大勝!回城慶功!”
劉辯翻身上馬,大手一揮。
陳倉城中,劉辯設立了兩座軍帳,何進負責犒勞西園將士,而劉辯則親自犒勞自己的親軍與武將。
“今日之勝,首功當歸關將軍,加封關將軍為漢壽亭侯,次功當歸許褚、典韋、趙雲暫時加封三人為羽林中郎將,後續羽林軍建製完善後,各司一軍。”
劉辯深知關羽不重官位,卻中名,所以他給關羽封了侯爵,卻沒給官職,而其餘三人未得爵位,卻得實職,也算是一碗水端得平了。
而原本有些慚愧的趙雲,經過了童淵的鼓勵與贈馬,此刻又被劉辯封賞,臉上也終於露出了喜色。
“多謝陛下洪恩,我等必竭力報效!”
四將躬身行禮,皆是滿麵的春風,其中一關羽為最,他本是河東逃犯,如今搖身一變成了侯爺,光宗耀祖,哪能不高興啊。
“雲長啊,你當真是朕的賈複啊,昔日光武帝曾讚賈複有折衝千裡之威,我看雲長不遑多讓,日後建功立業,朕當以你祖籍封賞。”
劉辯拱手敬酒,關羽聞言更是撩袍便拜,“多謝陛下厚愛。”
“陛下,臣看今日,陛下用人不疑,才知何為真龍天子,隻可惜我那三弟,天賦勇力,卻錯失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啊。”
關羽重義,此刻說的絕不是場麵話,劉辯聞言也立刻惋惜地點了點頭。
“諸將莫愁,我們君臣之路還長。”
劉辯說罷一飲而儘。
“啟稟陛下,荊州劉表已與袁術孫堅聯軍交戰,勝負未明,幽州公孫瓚雖領詔命,卻依舊在進攻幽州牧劉虞,劉虞依舊向洛陽連續求援三次了。”
“此外,派去西涼的探子來報,呂布與董卓聽聞張遼、高順歸降之事,帶領殘部逃向冀州去了,原本來馳援董卓的西涼援兵,小半已被張遼勸服,剩餘寧死不從者正於張遼部血戰。”
荀彧拉著郭嘉,拱手說道。
“嗯,西涼之事朕倒是不太擔憂,以張遼、高順之才,收集舊部,一月平複西涼不算太難,倒是陶謙那邊沒有動作嗎?”
劉辯問道。
“他在楊彪的授意下,應了劉表的求援,但是本部精銳丹陽兵卻未出動。”
郭嘉拱手答道。
“還真是老狐狸啊,也罷有皇叔駐紮陽城,便不怕他袁術心懷不軌,且看荊州戰局如何吧,不過劉虞那邊,的確需要救援一二,他若兵敗,幽州異族恐怕會生異心。”
“兩位愛卿有何建議?”
劉辯看著兩人問道。
“臣倒是有一計策,可讓大將軍帶著西園本部人馬馳援幽州,調停戰事後再赴西涼任職。”
荀彧微微一笑,一招驅虎吞狼之計,浮出水麵。
“朕素聞,幽州公孫瓚,白馬義從精銳至極,大將軍能堪當此任嗎?”
“陛下勿憂,即便他白馬義從天下聞名,但公孫瓚與劉虞已交戰了數月有餘,我軍挾大勝西涼之威,再輔以錢財糧草,那公孫瓚必欣然接受。”
郭嘉迅速分析出敵我態勢,劉辯聞言覺得很有道理,隨即便立刻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