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之中,張讓貼心地送來了各家待字閨中的女子畫像。
劉辯心不在焉地翻看著,“這畫的怎麼好像都差不多?難道請的都是一個畫師?”
“啟稟陛下,各家畫女兒,自然都會有些誇大其實的,若無媒人點媒,就如同無人問津的貨物,是會折價的。”
張讓笑了一聲,小心翼翼地收起了劉辯看過的畫像。
“對了,說道貨物,朕皇莊中的絲織、酒水、紙張的進度如何了?”
劉辯有些無奈地抬眼問著。
“啟稟陛下,自從陛下改進了織機後,不僅操作簡單了,效率和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今日晚些時候,第一批樣式的錦緞會和成酒一起送入宮中的。”
“而紙張一事,雖有成紙,但依舊達不到陛下的要求。”
張讓拱手行禮,認真的回答道。
“嗯,朕知道了,你告知王司徒,明日請商賈來後花園會麵。”劉辯說罷,繼續慵懶地翻著畫像,突然間一張奇醜無比且風格詭異的畫作出現在了劉辯麵前。
“這是哪家的?”
劉辯指著那不堪入目的畫像厲聲問道。
“陛下恕罪!這…這該是蔡大人家的、”
“哦?蔡大人的女兒可是聞名京師的才女啊,怎會如此不堪入目?”劉辯笑歎了一聲,“倒也有些意思。”
“行了,今日就這樣吧,朕還要處理政務,你把這些收下去吧。”
劉辯大手一揮,並無責備的意思。
張讓見狀立刻麵帶微笑退出了太廟。
他前腳剛出去,就被兩人攔了下來,“常侍,情況如何?”
“啟稟太後,陛下並未言明,但見了蔡大人家的畫像後,卻一掃倦怠。”
張常侍看著眼前的兩人,拱手說道。
“蔡大人,令女果然蕙質蘭心,竟真以此巧記讓陛下記住了她。”何太後說罷,微笑著看向蔡邕。
“太後謬讚了,小女此為著實弄險,好在陛下寬仁,並未責罰,老臣之心可安了。”
蔡邕嘴上說著,臉上卻是掩不住的喜色。
他原本就不是那種迂腐的人,對於自己寶貝女兒來說,旁人來求親,答不答應,都得看女兒的意思。
誰知道這次劉辯一回洛陽,蔡邕的女兒得知了劉辯大勝的消息,竟對皇帝動起了春心。
好在何太後也正有此意,索性便拉著蔡邕算計了劉辯一番。
“太後,咱是不是該進行下一步了?”
張讓見兩人歡喜,便出言提醒道。
“嗯,常侍言之有理,陛下建這鴻文學宮,便是要教化世人,恰巧月旦評明日便要舉行,不如請陛下同往?”
蔡邕老謀深算,提出了建議。
“好,此事便交給常侍了。”何太後說罷便從袖中掏出了一支手掌大小的玉如意,塞入了張讓手中,“常侍,這算哀家提前送你的喜物。”
“張讓愧領太後恩典,請太後放心,陛下的事情就是臣的事情!”
張讓快速收起了金如意,立刻麵色如常地回到了太廟之中。
他一邊小心翼翼地看著批改奏疏的劉辯,一邊思考著如何遞話。
“陛下,近日城中士人商賈雲集,聽聞月旦評明日便要舉行,臣明日也想去看看。”
“哦?常侍何時對文事如此感興趣了?”
劉辯頭也不抬,開口問道。
“臣主要是想為陛下廣招天下士人。”
“算了吧,你那點小心思朕會不知道?不過既然士人商賈雲集,倒也該去看看,這樣吧,明日那你給朕備下一套常服,朕與郭嘉、荀彧、趙雲三人一同前去看看。”
“臣遵旨!”
張讓見劉辯答應,立刻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