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郡,屯田處,曹操官邸。
“孟德,上洛收繳的蝗蟲可已經送來了?”
劉辯喝了一口茶問道。
“陛下放心,陛下下旨之時臣已經知曉了其中深意,未免民眾反對,臣早已將蟲乾碾磨成粉混入了大家日常吃的麵餅中。”
曹操說著便端出了一盤散發著肉味的棕色烤餅。
劉辯滿意的點了點頭,伸手便拿了一塊放入口中吃了起來。
“嗯,味道不錯,這餅應該比尋常麵餅更加管飽。”
張讓還未來得及阻攔,劉辯已經給出了評價。
“的確如此,陛下聖明。”
“孟德,可將朕今日用餅之事傳告民眾,讓他們放心食用災餅。”
“多謝陛下!”
曹操聞言立刻笑容滿麵,他原本想著是以自己日常食用為例來勸告百姓放心的,結果劉辯卻以身作則了起來,他自然是無比的開懷。
“此間事了,朕也該回洛陽了,孟德辛苦了,此後一定要鼓勵生產、生育,不出幾年便又要再起戰端了。”
“臣明白!”
劉辯聞言,立刻帶著人,坐上自己的馬車趕回了洛陽。
一入城中,無數百姓自發掃地相迎,一麵山呼萬歲,一麵拿出自家的餘糧送給軍士。
“諸君且看,百姓才是真正的心如明鏡,你們若是結黨營私,盤剝黎民,百姓能世世代代罵你們,但若你們公正廉潔,敬天愛民,百姓們甚至會在家中給你們建生祠。”
劉辯說罷,車中幾人儘數點頭稱是。
回到皇宮後,立刻有金吾衛傳來書信。
第一封是張遼送來的,他與高順兩人已經基本平定了西涼的亂局,正帶著兩萬西涼兵馬趕回洛陽。
而第二封則是何進寄來的,他在信中說,他剛到幽州,劉虞便已經被公孫瓚俘虜,經過他一係列的好言相勸加之籌碼堆疊,已經初步說服了公孫瓚讓渡幽州牧。
但公孫瓚提出若要讓他去冀州,不僅朝廷要給他此戰的錢財潦草,還要為他補充戰馬,封他為鎮北將軍,並給予征募之權直到他打下冀州為止。
劉辯看完,將何進的書信交給了荀彧、郭嘉二人。
“臣覺得公孫瓚的提議並非不能答應,甚至可再加一條,勸說劉虞永不複仇,並為公孫瓚提供一定糧秣支援。”
荀彧看完書信說道。
“但劉虞既已被俘,隻怕手中無人可以,是否要大將軍留些兵馬防備異族入侵?”
郭嘉開口問道。
“嗯,兩位愛卿所言有理,回信便按照文若之言,並讓何進留下半數兵馬交於劉虞,以防不測,何進可與公孫瓚一同入冀州,經由冀州轉回西涼。”
“張讓,遣人送信給張遼,讓他在涼冀邊境等候何進,若是袁紹有異動,立刻出兵援助他,若無異動,迎到何進後,可分本部除去陷陣營外一半兵馬交由何進。”
劉辯說罷,張讓立刻奮筆疾書,片刻功夫,蓋上玉印便遣人快馬送出。
“陛下,祭天之時,荊州傳回消息,劉表與袁術聯軍已處於僵持狀態,雖未停戰,卻不再動兵。”
荀彧見劉辯忙完,立刻說道。
“孫堅可有帶人奪回長沙?”
劉辯立刻問道。
“孫堅不僅沒有帶人返回長沙,並且手下兵士皆交給了其子孫策管理,他已被袁術困在壽春了。”
荀彧一拱手,緩緩說道。
“如此一來,隻怕各路諸侯交戰之勢,要緩上幾年了。”
劉辯聞言,長舒了一口氣。兩邊的心頭大患終於暫時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