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聞言,有些呆愣,“你…做這些,都是為了回去嗎?”
他想著這些天孫尚香為了自己忙裡忙外,幾乎沒有怎麼休息過,頓時有些難以言表的情緒湧上心頭。
“我就是擔心母親和小弟,所以……”
“罷了,你去吧,現在就去,軍中馬匹任由你選。”
劉辯一擺衣袖,轉身回到了裡屋,而孫尚香道了聲謝,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躺在床上,劉辯隻覺得心中一緊,悵然若失。
三日後,諸葛亮帶著襄陽前線的軍報,來到了劉辯的府衙之中。
“啟稟陛下,紀靈尚未回到袁術大營,袁術派遣手下師宜官,急攻襄陽,但被劉表大將黃忠打退了,此刻襄陽戰局依舊危急,劉表已遣人去江夏令蔡瑁調江夏水軍前來解圍。”
“另,陶謙已入豫州,一路無阻,明日便能打到壽春城下。”
“陶謙這次用何人領軍的?”
劉辯一聽來了興趣,立刻拿來了地圖。
“陶謙遣糜氏兄弟,糜竺、糜芳領兩萬丹陽兵,又以臧霸為前鋒,過下邳,直撲壽春。”
“兩萬?陶謙的確沒有藏私啊,這兩萬丹陽兵,該是他的家底了,他提了什麼要求?”
劉辯點了點頭,問道。
“楊大人回信說,陶謙想要司州的絲綢與美酒,以及陛下改革的農具。”
“嗯,可以先將農具給他,但司州與徐州之間還隔著一個兗州,等朕拿下兗州再議通商之事吧,另外,朕可讓他世襲罔替徐州牧,以示嘉獎。”
劉辯微微一笑,商品與科技的優勢以及體現出來了。
“陛下想用兵兗州?按兗州刺史可是皇親啊,是否操之過急?”
“孔明莫慌,此戰奪南陽便是對劉岱示警,文若早就在兗州安插了細作,若不是那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有過節,隻怕此刻圍攻司州的便是四路兵馬了。”
劉辯搖了搖頭,雖然安插細作是真,但劉岱與橋瑁不合,卻是劉辯作為穿越者早就知道的事情。
“陛下是想提拔橋瑁?”
“嗯,橋瑁本就做過兗州刺史,兗州之事他本就熟知,朕隻需要繼續挑弄他與劉岱的關係,便可以秉公仲裁為由,主事兗州。”
“此事已經交由文若定策,孔明若有興趣,可書信文若,看看有什麼可以補足的地方。”
劉辯一邊說,一邊看著地圖推演糜竺、糜芳的進兵路線、
“報!孫…孫姑娘來信。”
門外的校尉,舉著一封密信,有些尷尬的說道。
“孔明你念吧。”
劉辯頭也不抬,緩緩說道。
“小…陛下親啟,孫策所部已經與陶謙前鋒臧霸取得了聯係,此刻還有一日便可到壽春城下,隻等臧霸進攻,孫策便會用紀靈兵敗,孤軍回援壽春為由,入城救人。”
劉辯抬眼看著諸葛亮,他知道這是諸葛亮翻譯過的版本,“嗯,不錯,將這兩封信給盧將軍吧,一切事務由他調度便好。”
“臣,遵旨。”
諸葛亮尷尬地笑了笑,立刻退了出去。
兩日後,盧植並未做什麼戰前宣講,隻是下令部隊迅速向著西鄂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