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劉辯回宮之時一時傍晚。
荀彧遞上了婚表,趙雲配了荀氏之女,荀彧則求娶了夏侯氏之女,司馬懿則是求娶了潁川陳氏之女,而最為直接的便是郭嘉,他求娶的是弘農楊氏之女。
至於其他的武將,也是找到了朝中最支持劉辯的世家大族結親,劉辯看著婚表,雖然知道這是諸將諸臣的好意,但終究是怕薄待了他們。
“朕知道大家的意思,但這真的是大家的原意嗎?”
劉辯握著婚表,看著荀彧問道。
“臣其餘人不知道,但臣的確是分析了各種原因與利弊才選的夏侯氏。”,荀彧一拱手,繼續說道,“陛下親征三州,戰果斐然,朝中諸將也願服陛下調遣,但唯獨曹將軍,陛下竟放心他自提一軍為帥,還毫不節製他的權柄,可見陛下心意。”
荀彧見劉辯點頭,再次開口,“攀上我大漢未來的封疆大吏,荀彧豈能不願?”
劉辯聽出了荀彧的話外之音。
第一諸將、諸臣隻是在和劉辯交好的世家中按照自身利益挑選的妻子。
第二荀彧提前說出了自己未來會是封疆大吏的姻親,這就很巧妙了,說在前頭可消忌憚,若是劉辯日後自己發現了,必生嫌隙。
“文若,你我君臣,你還擔心我猜忌你嗎?”,劉辯笑罵了一聲,“朕親征之時,可是把整個司隸都留給你了啊。”
話音剛落,君臣四目相對,不禁捧腹大笑。
“陛下還說呢,您自己不也是親自上陣,與各方觀望著結了姻親?”
“也就是文若知朕,旁人還以為朕是貪戀美色呢。”
劉辯擺了擺手說道。
“陛下,若是同意此婚表,臣這就去準備,可在後日大婚。”
“好,便在宮中舉行,洛陽全城同慶,為名醫大會預熱一番。”
劉辯點頭同意了荀彧的建議,他立刻退了出去,開始籌備婚事。
剛送走荀彧,郭嘉與諸葛亮便攜手而來。
“啟稟陛下,筒車一事月英已經與臣說了,多謝陛下厚愛。”
諸葛亮拱手說道。
“匠師之才不弱於孔明,如此人才若不加以善用,豈非憾事?孔明不必過多感懷,此來可是為了大會之事?”
“陛下聖明,司隸之中各鎮鄉中的遊醫都在趕來京城的路上了,這是各縣之長統計的名單。”
諸葛亮說罷,遞上了一紙名錄,要說這幫臣子是真的力挺劉辯,不光是婚表,就連紙張也開始率先使用起來了。
劉辯接過名錄一看,司隸一州之地,竟隻有不到三十位遊醫。“它處的醫師呢?”
“司隸周邊的還好說,跨了州郡的隻怕難以抵達司隸。”
諸葛亮有些慚愧地低下了頭。
“無礙,若是遊醫不夠,可讓心向醫術之道的學子一同前往。”
“臣遵旨。”
諸葛亮一拱手,立刻去安排大會事宜。
此刻郭嘉從袖中遞出了一份帛書,“陛下,鮮卑大汗須卜骨都侯的信件。”
劉辯抬眼一看,便知道了他的用意,“倒也是個老狐狸,秋收可入幽,他是想一肉三吃啊。罷了,兗州之事要快些安排了。鮮卑不會真出力的。”
“陛下放心,臣已寄信給了橋蕤,令其邀橋瑁入京參加名醫大會。”
郭嘉拱手說道。
“奉孝,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後日便要大婚,可做好了準備?”
“陛下說笑了,臣本寒門,一無家資,二無家世,若非陛下賜婚,那楊氏之女豈會嫁於臣呢?”
郭嘉笑道。
“奉孝不必妄自菲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以你之才可為朕的軍師祭酒,待到天下大定,朕自當為卿封侯賜爵,讓你榮歸故裡。”
劉辯最為現代人,自然是知道這位鬼才心中的苦楚的。
那漢末亂世,若非曹孟德不拘一格降人才,郭嘉這樣的鬼才,幾乎是沒有伸展才學的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