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樂進已經安排好了濮陽城外的防務。
橋瑁也揮筆寫下了劉岱控製兗州時的各種暴行與不尊朝廷號令的不義之舉。
東郡率先叛出兗州劉岱麾下的檄文立刻在各處張貼。
兗州境內前往東郡的商隊,皆被橋瑁扣留,收繳。
而高平縣的滿寵,也集結了一千人的鄉勇,想要推翻劉岱在山陽郡的統治。
坐鎮中牟的劉辯,見時機已到,不等攻取潁川的張遼來信,便提軍一萬五千人,直奔陳留。
從中牟可從官道直插陳留郡的治所陳留。劉辯星夜行軍,終於在次日清晨抵達了陳留城下。
隻見這城外皆是拒馬樁與陷馬坑,周圍的樹木與農田也都是被收割了一遍,而當劉辯大軍抵達時,陳留的城牆之上,終於掛起了於字軍旗。
“果然是於禁!”
劉辯勒住馬兒,此刻下令強攻定然是不明智的,既然於禁在此,城中的守軍定然不會隻有當地的郡兵了。
正當他猶豫之際,傳令兵快馬而來。
“報!張遼、高順兩位將軍,夜襲潁川許昌,兩位將軍身先士卒,輕等城頭,敵軍不戰而降!太守李旻,國相張安,倉皇出逃,此刻兩位將軍已將潁川交於陽城守軍與南陽太守劉備軍駐守!”
劉辯聞言,點了點頭,算一算張遼他們趕來的時間,起碼還需要一日左右,眼前的陳留城高池深,若是在這裡折損了過多兵力和時間,勢必對接下去的戰局不利。
“陛下,此刻既然潁川已入漢軍之手,我們便有了另一條撤回司隸的路徑,不如放棄陳留,繞襲陳郡和濟陰,困住陳留守軍如何?”
趙雲一拱手說道。
劉辯在馬上打開地圖,分析起敵我態勢。
“子龍,你領玄武軍一萬人,繞襲濟陰,朕在這裡等著於禁,我們能從中牟直抵陳留,他於禁也能反其道而行之,皆中牟直入我司隸腹地。”
趙雲聞言,深感其意,立刻拱手領命,率軍揚長而去。
“傳令!張遼高順所部,直接兵入陳郡,收其郡內糧草,運往陳留城下。”
“得令!”
傳令兵領了命,立刻回馬奔著張遼的白虎軍而去。
此刻陳留城下,劉辯立刻吩咐朱雀軍,後退五十裡,原地紮營,營前多設拒馬、鐵蒺藜,每日,白天兩營巡守,夜間三營巡守,一日一換。
“陛下,若是於禁城中有大軍怎麼辦……”
許褚問道。
“他若城中有大軍,見朕營中炊煙,便能知道我軍人數減少,那定然會來進攻,我們隻要且戰且退,入了司隸,他必不敢再追,而張遼不來陳留,一日便可抵達陳郡。”
“屆時朕隻需傳令張遼從陳郡繞襲陳留城,於禁必要回援,他一回軍,朕立刻領兵衝殺,亂他軍心,此戰可定!”
劉辯心中依舊有了於禁對於此戰的大體應對策略。
但根據曆史記載,於禁之所以為名將,其軍規是一項,另外就是他幾乎不弄險,可彆小看這樣的名將,畢竟名將無赫赫之功這句話不是擺設。
與劉辯的閒庭信步不同,此刻的張遼和高順,鎧甲上的血跡都未擦去,便提兵東去,此戰攻取潁川,竟隻讓這支鐵軍傷了三百人。
而張遼為了不延緩行軍,他立刻從降兵之中挑選悍卒,補充白虎軍至滿編,便領軍而去。
前去陳留的路上,他接到了劉辯的傳令。毫不猶豫地輕撥馬頭,轉向陳郡。
陳郡毗鄰袁術之汝南,劉岱本就與二袁交好,自然不會在陳郡這種小地方設重兵,根據王彧的建議,劉岱將兗州南部的重鎮設置在了較大的譙郡。
而此刻譙郡中劉岱的郡兵也不好過,原本駐紮下邳郡的原書部守將秦翊,以借道為由,帶著兩萬兵馬直入譙郡。
一入譙郡內,這支軍隊便換下軍服,裝扮成賊匪的模樣,開始在譙郡中四處劫掠,護衛治所的郡兵們,接到預警自然是四處出兵圍剿,卻獨獨留下了兵力分散後,岌岌可危的治所譙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