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願聽老臣的囉嗦,老臣真是受寵若驚,不知陛下若是拿下朔方之後,可是要讓李樂與胡才管理?”
皇甫嵩一拱手,又將話頭引到了兩位渠帥身上。
“他兩人都是知道如何與異族打好關係,但朕心中與異族聯絡的首選還是劉虞,隻是其遠在幽州,有些顧不上了。”
劉辯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此二人可用,卻不可重用,臣非是拿他們的出生說事,隻是他們已經閒散慣了,容易用賊兵的思維管理地方。”
“若是如此的話,臣並不擔心與異族的交流,隻是當地的漢民便會因此受苦了。”
“臣建議,還是要派些世族文臣,讓兩人主管軍務便可。”
“老將軍可有人選?”
劉辯對皇甫嵩沒有絲毫保留,當即問道。
“臣以為或可讓袁滂之子,袁渙一試。陳郡袁氏對陛下忠心耿耿,其子袁渙在新官之中算是年紀稍長的。”
“若是以朔方磨煉袁渙,日後他或可成為替陛下管理一方的能臣。”
皇甫嵩拱了拱手說道。
皇甫嵩的提議十分中正。劉辯的這些老臣中,盧植已經逝去,而皇甫嵩自己手握軍權,若是讓自家人管理朔方,雖說十分方便,但難免瓜田李下。
而老臣之中唯有袁滂受到的皇恩最少,既沒有與劉辯結親,除了他以外家族之中沒無人身居高位了。
陳郡袁家在袁滂這一代,可以算是人才有些凋零,指出了他這一脈,若是讓袁渙去著又要處理政務又要抓住軍務的地方,的確可以讓他迅速成長。
劉辯沉吟了片刻,“老將軍一心為國,忠貞無二啊,就依老將軍所言。”
“隻是朔方終歸是險地,讓袁老的獨子去,是否有些不近人情了。”
“陛下無須憂慮,袁老已經有了兩個孫兒,必然不會舍不得嫡子的。”
皇甫嵩微微一笑,擺了擺手。
劉辯聞言,不免生了一個心眼,皇甫嵩遠在上郡也能知道袁滂的孫之事,可見這幫老臣之間的聯絡還算頻繁。
不過暫時這樣的聯絡還算良性的,倒也不必擔心,隻是必須讓校事府更加關注這些掌握實權的臣子了。
“老將軍有心了,朕明白了。”
“既然如此,老臣告辭了。”
送走了皇甫嵩,劉辯立刻拿起了與校事府書信才會使用的特製信匣,將方才的事情全部寫上後,又向校事府要了一份袁渙其人的資料。
三日後,諸葛亮送來了已經到達鄂托克旗的信件,而校事府也送來了袁渙的資料。
劉辯仔細看著袁渙的履曆,挑不出一絲錯漏。
他立刻召集了軍中的諸將,開始商議出兵殲滅於夫羅的事宜。
而諸葛亮與司馬懿則已經在須卜骨都侯的大帳中商議聯合出兵之事了。
“大汗,您的死敵於夫羅卷土重來,這次陛下決定不再放過他,隻是需要大汗的協助,不知大汗是否願意?”
諸葛亮一拱手,緩緩問道。
“此事我已經有所耳聞了,於夫羅雖然是我的死敵,但終究是我部族之人,若是如此落井下石,是否會遭人非議?”
須卜骨都侯不卑不亢,看向兩人,問了一個看似合理,卻絕不會從他口中出現的問題。
司馬懿與諸葛亮對視了一眼,司馬懿接過話頭,說道,“大汗,這於夫羅可是一直說自己才是匈奴大汗的。”
“有他在,隻怕大汗寢食難安吧?”
須卜骨都侯看向了司馬懿,“這位漢使,可是出使過鮮卑?”
“正是。”
“漢使可知道我部與鮮卑乃是世仇?”
“自然是知道的,但我大漢天子以為,有他居中調停,可讓你們兩部求同存異。”